所谓“金童玉女”,源自往届国际兰展对杏黄兜兰和粉色硬叶兜兰组合的爱称,它们都是我国特有品种,是广受爱兰者欢迎的“亲民兰”。去年首届上海国际兰展举办时,男、女志愿者们统一穿着的马夹上,分别贴上了“金童”和“玉女”的兰花图案,由此为人熟知。
本届兰展招募的志愿者中,不乏上届兰展上的“老面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钱燕红去年担任的是三大温室之一的珍奇植物馆讲解。因为平时要上课,大学生志愿者一般都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上岗,通常也是兰展的客流高峰期。每次早上8时半入园、9时上岗,除了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往往一直要忙到下午3时半。“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辛苦”。除了参加辰山植物园组织的集中培训,钱燕红还会细心收集游客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自己在课外查资料或请教兰花专家。如今,在学校负责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她,把身边更多人都发动了起来。
“除了大学生志愿者,本届兰展将首次引入社区志愿者,补充周一至周五的志愿者力量”,辰山植物园志愿者培训负责人张哲介绍,首批20位社区志愿者,全部来自附近的三湘世纪花城小区。记者联系到“带头”的王阿姨采访,她却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因为自己马上要搬到浦东了,“不过我已经‘交好班’了,大家都很积极,既增长兰花知识,又能服务更多来看兰展的人,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