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约翰做完培训班小结的第一时间专访了他。当被问及“上海是否有望获得2020年世界兰花大会主办权”时,这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比利时人笑了,用一口迷人的英式英语回答:“当然有希望,期待上海的申办给我们带来惊喜。”
申办竞争激烈
和兰花打了30多年交道的约翰,3年前成为WOC主席。说起这一国际上最顶级的兰花盛会,他如数家珍:自1954年以来,每3年举办一次,主要是由区域性国家级的兰花组织主办,代表着世界兰花会议及展览的最高水平和权威,素有“兰界奥林匹克”之称。至今已在美、日、英、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举办了21届,今年的盛会将在南非举行。如果上海申办成功,则将为中国实现零的突破。
因其久负盛名、每次举办均吸引大量客流,历届“兰界奥林匹克”主办权的争夺都很激烈。“每届兰花大会,都要提前6年申办”,约翰介绍,最终主办权花落谁家,要经过一整套严格的程序来决定:首先要委托专业委员会进行评估并提交报告,再由各大会成员投票,即便是高票当选,3年后也还要经过一次“复查”,确定各项筹备工作如申办时承诺的那样一一落实后,才能获准把“兰界奥林匹克”办到自家门口。
由于2020年世界兰花大会主办权申办截止日期到今年6月,约翰对“此番上海的竞争对手有几个?”的问题,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但透了个底:“一般都在5~7个。”
考验综合实力
“兰界奥林匹克”对主办地兰花研究、园艺水平等专业水准的提升毋庸置疑,但它绝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盛会,对当地旅游、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带动效应早已“溢出”展会。
“举办一届成功、精彩的世界兰花大会,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约翰告诉记者,此次和妻子同行,他俩都是第一次来上海。春日里辰山脚下悠游的游客、植物园温室里品种繁多的参展兰花、颇具规模的专业育兰实验室……紧凑行程中,所见所闻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前景无限”。
遵从“没有深入了解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约翰并未对上海申办世界兰花大会的优势和劣势作过多评价。“总体上看,有几条标准是我们必须衡量的”,约翰说,首先要看当地政府、企业、社会、专业团体等各方面对办展的支持力度;举办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旅游配套等条件也需格外便利;此外,还有主办方的组织协调能力,各国参展兰花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绿色通道”服务以及当地兰花科研力量的支撑等。和奥运会一样,每届“兰界奥林匹克”的申办方也都会亮出自己独特的申办主题和口号。
乐当交流使者
受邀到世界各地当评委的约翰,自身也是个养兰高手,曾经得过5个世界级兰花金奖以及大大小小200多个奖项。
在约翰看来,虽然东西方审美会有差异,但一些原则是共通的。“我们很乐意帮助上海做更多兰花鉴赏和评审的培训”,约翰说:“就像前一阵子英国教育代表团来上海学习数学教学一样,互相取长补短,多多交流。”
本报记者 鲁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