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壤之别”以后……
过传忠
  过传忠

  偶然的机会去位于莲花路南国商场的“西贝莜面村”饭馆晚餐,没想到遇上了好些别开生面的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常规的热情招待,诸如一见面就问好、一坐定就送上免费的大麦茶不说,另有两个细节颇为有趣:一是顾客愿意的话,可以与服务员玩“剪刀、石头、布”,倘顾客赢了,可少付餐饮费若干;二是他们保证所点菜肴食品在28分钟内全部上齐,而且给你一个“沙漏”测试,一旦超时,罚赠两罐酸奶。

  当然,这两个细节是建立在菜肴价廉物美基础之上的,他们有几款具有西北特色的食品确实名不虚传,而以上面两个细节为代表的对待顾客亲切热情的态度,更使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一股温情暖意叫人难以忘怀。

  于是,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些餐饮店。菜价“斩人”、粗制滥造、服务生硬,这些一般的毛病就不去说它了,有些细节简直使你哭笑不得。一次,在一家西餐店用膳,问他们要辣酱油,竟拿来了酱油和辣油,还说“你自己拌吧”,对业务生疏如此,怎么能上岗?还有一次,在淮海路上一家位于二楼的餐馆,因要服药,向服务员索要白开水,回答是2元钱一杯。不知这价钱是怎么定出来的,要钱要到这个份上,真可算得上“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还侈谈计么“顾客是上帝”,发什么“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呢?

  西贝莜面村跟这些同行放在一起,真是‘天壤之别’”。

  但是,看出了,感受到了这“天壤之别”,又怎么样呢?

  “天”,有时未免孤独,对它们的宣传表彰实在不够。比起那些花大把银子在各个场合各个环节做广告的户头来,更是难以攀比了。餐饮业好像也有评优活动,但“优”究竟是怎么评出来的?最有发言权的广大顾客的意见到底听了没有?都让人充满疑虑。依我的意见,像“西贝”这样的单位,上海绝不止一家,我们的新闻媒体该怎么发扬,我们的领导部门与行业协会该怎么肯定、奖励、推广,都大有文章可做,不能只是一切都推向“市场”就了结了。不错,“市场”是可检验,但一些不正之风刮起的雾霾往往会遮盖市场,倘真到了“做得好不如吹得好”、“无钱即无好名声”那一步,无人愿再从“好”里出头,那“天”可真有塌陷的危险了。

  “地”,似乎越来越扩展,“你好我好大家好”,“脚碰脚”地过日子,何乐而不为?一个系统,一个行业,真要到了评价标准模糊、服务理念不清乃至是非曲直不明的地步,整改的任务可就太繁重了。先得把一些“坏了一锅粥”的东西拿下,打入“十八层地狱”,大地才能恢复生机。

  “天壤之别”,无非是个比喻,但“心同此理”,各行各业都一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阅读/连载
废墟上的圣境(之四)
“天壤之别”以后……
古韵悠远赋新篇
静巷通幽(剪纸)
不起眼的经典设计
今宵灯谜
玩微信的老奶奶
新民晚报夜光杯B07“天壤之别”以后…… 2014-04-28 2 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