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申科在乌克兰大选中遥遥领先。分析认为是他清新的政坛形象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令这位“巧克力大王”最终得以大比分领先、成为乌克兰的一把手。
复旦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指出,在所有的候选人中,波罗申科给人的印象是年轻有为。他有一定的政治经验,曾在政府中担任过要职,与不同的总统都有过合作,这说明他可以跟不同的政治团体或财团保持良好关系。但与支持率排名第二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不同,波罗申科任职时间都很短,基本上未给人留下太多印象,在乌政坛上属于比较清新的人物。赵华胜指出,季莫申科在政治上有污点,在其担任总理期间乌克兰贪腐问题严重,其政治资本近乎耗尽。
作为有影响力的“第五频道”电视台的老板,波罗申科深知媒体的力量和作用。有分析称,最初的民调结果就是波罗申科所控制的媒体和机构发布的。多次民调发布后,大多数人就知道波罗申科的支持率最高,这无疑有助于促使尚未拿定主意的人把票投给他。新华社记者的一些调查和采访也显示,民调结果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选择。
与其他亲欧派相比,波罗申科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表现得相对温和。赵华胜认为,尽管乌克兰还是会偏重于欧盟,但仍要与俄罗斯保持好关系。尤其在安全、经济方面,乌克兰不可能完全离开俄罗斯。克里米亚将成为俄乌之间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对于乌克兰东南部的危机,俄乌需要联手。赵华胜说,乌克兰与俄罗斯都认识到已经到了修复两国关系的阶段了。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