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金棕榈大奖《冬眠》导演锡兰和中国导演的N种巧合——~~~
金棕榈大奖《冬眠》导演锡兰和中国导演的N种巧合——~~~
金棕榈大奖《冬眠》导演锡兰和中国导演的N种巧合——~~~
金棕榈大奖《冬眠》导演锡兰和中国导演的N种巧合——~~~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棕榈大奖《冬眠》导演锡兰和中国导演的N种巧合——
作家电影探索人生
张艺
■ 锡兰导演的《冬眠》剧照 图TP
  努里·比格·锡兰的名字真的很难记,作为本届金棕榈得主,他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可能还是个陌生人。锡兰是属于土耳其导演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类型,他的片子因为冗长和沉闷,很少被本土观众所待见——这和贾樟柯有些类似,但丝毫不影响锡兰做他自己喜欢的电影。

  贾樟柯了不起

  作为一名典型的“作家导演”,锡兰的影片在土耳其本土并不受欢迎——2008年为他夺得戛纳最佳导演的那部影片《三只猴子》,只吸引到18万土耳其观众,却已经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最好成绩了,这不由让人想起担任此次戛纳评委的中国导演贾樟柯。巧合的是,贾樟柯和锡兰颇有渊源:在1998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锡兰以自己的处女作首次入围柏林“青年导演论坛”,就遇上了带着《小武》参展相同单元的贾樟柯。“我很喜欢贾樟柯的电影,”锡兰说,“《小武》是那年我在柏林看到的最好的影片,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导演。” 

  不为商业妥协

  锡兰和张艺谋一样也是摄影出身,这次他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冬眠》也和老谋子的《归来》一样,是使用4K高新技术拍摄。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锡兰本人对这种新技术并不迷恋,之所以用4K拍摄,是因为“这个是免费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根本无所谓”。锡兰告诉记者,自己从未想过对商业市场做出迎合和妥协,“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喜剧、商业片容易取得票房成功。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在法国也如此。”但尽管自己的影片不太为普通观众接受,锡兰还是表示会坚持拍摄作家电影,“拍摄低成本作品可以降低风险,而且在拥有很多预算的时候,你还有失去创作自由的可能。”

  喜欢讲述人性

  在中国的戏剧界中,有不少推崇契诃夫的话剧导演,比如赖声川、王晓鹰、林兆华,而锡兰对契诃夫也是赞赏有加,他甚至说“是契诃夫教会我面对生活的态度”。据了解,这次《冬眠》灵感就是来自契可夫的5部短篇小说,但锡兰做了很多改变,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我喜欢展示那些来自普通生活的模糊故事,讲述有关人性的东西,契诃夫也是如此。”

  有观看过影片的媒体人透露,《冬眠》承袭了锡兰一贯的高品质画面,对人性的探索也没有止步,唯一发生改变的,是惜字如金的风格——全片从始至终充满主人公们对人生种种的激辩和对白。据称,影片的第一版本长达4个半小时,剪辑时的场景素材多达200多个,连片场的排练镜头都被锡兰毫无保留地拍摄了下来。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专版
作家电影探索人生
白岩松名列榜首 网络观看成主流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7作家电影探索人生 2014-05-26 2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