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混迹胃肠道的少见肿瘤
应对“瘤”处理
王志刚
  随着胃肠镜的临床普及和社区普查的广泛开展,“混迹”于胃肠道的一些特殊类型的肿瘤被分辨出来,治疗方法也不再混同于胃癌和肠癌。比较常见的有神经内分泌肿瘤、胃间质瘤等。

  自从胃肠镜普查开展以来,无意间发现的胃肠间质瘤越来越多了,其发病率远远超过之前预期,只是因为肿瘤体积小的时候多无症状,又没有普查胃肠镜的来由。当内镜发现了一个小间质瘤后,患者常常比较纠结,低度恶性,是否要去做大手术?而且部位以胃底最常见,这个部位传统手术的暴露比较困难,这时以腹腔镜和胃镜联合的微创手术就成为首选。

  胃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新技术的发明,一方面让再小的胃肠道间质瘤也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减少了手术创伤,在肚子上打几个洞就能切除肿瘤,让病患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胃肠道间质瘤靶向药物的问世,也让这种疾病不再无药可医。

  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前称“类癌”,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但好发于胃肠道及胰腺,故而容易与胃癌等混淆。近来科学研究提示此类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且常常并发转移,这也就为治疗带来了难度。

  对于明确诊断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临床上根据其病理分级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早中期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晚期出现转移的患者,可切除原发灶及可切除的转移灶,同时予以全身治疗,即化疗、生长抑素、干扰素及生物靶向治疗。

  胃间质瘤、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总体来说属于少见肿瘤,由于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加上很多医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如果出现了典型的类癌综合征,应及时就诊,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定期健康体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王志刚(主任医师、博导) 龚剑锋 盛能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专版
牙齿也会“过敏”
识别老年痴呆 从关注记忆做起
混迹胃肠道的少见肿瘤 应对“瘤”处理
规范治疗使癌症可控可治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混迹胃肠道的少见肿瘤
应对“瘤”处理
2014-05-26 2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