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财经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发出政策利好信号~~~
“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发出政策利好信号~~~
“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发出政策利好信号~~~
“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发出政策利好信号~~~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发出政策利好信号
自主品牌汽车能否突破重围?
叶薇
  随着公务车使用国产车的信号频出,中国做强自主品牌汽车的声音渐强。然而,现状仍然残酷:中国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9.69万辆,环比下滑11.15%,占乘用车销量的37.09%,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自主品牌汽车份额连续8个月环比下滑。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课题,面对国际品牌和合资品牌两方面夹击,自主品牌汽车应如何突围?

  自主品牌汽车近来释放了积极信号。5月中旬,千余辆军用红旗H7交付部队,这是军队首次大批量选用自主品牌汽车作为中高级公务用车。5月19日,180辆上汽定制警务用车荣威W5交付南京市公安局。最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上汽集团时指出,中央已经决定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

  公务车采购自主化的趋势已很明显,不过,全国汽车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公务车市场的利好作用对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在销量上,其最大示范作用在于,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公务车市场,表明其品牌、产品、质量得到了官方认可。

  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248.12万辆,同比下降了0.13%;占比为38.30%,同比下降了4.06个百分点。随着合资品牌汽车价格下探,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自主品牌在小型车市场的布局遭到合资品牌挑战,小型车布局成为大众、丰田等战略重点,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消失。

  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自主品牌车企需要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体系竞争力,如果产品策略局限于公务车市场不会有前途,未来难以将公务用车带来的品牌效应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政策倾斜绝非一劳永逸的“遮阳伞”。自主品牌汽车应该抓住机遇,提升品质和品牌口碑,“打”出更大更宽广的市场,切不可利用政府采购作为遮阳大伞,最终还是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交通行业研究员钟深华认为,自主品牌汽车要突围,长期看要依靠产品和技术,短期看并非只是解决技术和产品的问题。因为所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在进步,短期内难以全面比肩和超越合资品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要尽快解决品牌和产品营销问题。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新民咖啡馆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自主品牌汽车能否突破重围?
“硅谷动力贷”落地杨浦
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今举行
广告
新民晚报财经新闻A22自主品牌汽车能否突破重围? 2014-05-28 2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