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交替定律”,是指前一波走势是简单形态的话,则后一波走势往往是复杂形态的;前一波走势是复杂形态的话,后一波走势就会演变成简单形态。同样道理,从时间范畴看,当前一波走势花费时间较短的话,则后一波走势往往是以较长的时间充分表现;反之亦然。股票走势波动往往以此种时间范畴和走势形态交替不断演绎和发展。
“交替定律”在大盘指数和个股走势中经常出现。我们以创业板指(399006)为例作了实例验证,今天再以大家熟知的上证指数月K线为例,看一下较难被机构或大户资金控制的上证指数月线是如何演绎“交替定律”的。上证指数在2001年6月创出2245点当时历史高点后,以极其复杂的下跌趋势跌到2005年6月998点的重要历史低点,走了48个月长时间的相对复杂下跌形态。依据“交替定律”,后市上证指数将以极其简单的形态和相对快速的交易时间演绎随后的上涨走势。果然,上证指数接着以极其快速和凌厉、简单的形态演绎了一波大幅度的上涨走势,从998点起步,只用了28个月时间涨到2007年10月,到达了目前还只能仰望的历史高点6124点,时间范畴和走势形态十分契合和符合交替定律的演绎规律。
同样道理,正由于2007年10月前上证指数的上涨浪以极其简单快速的形态表现,依据交替定律可以判定:此后上证指数将会以极其复杂的形态和非常漫长的时间演绎随后的下跌走势。事实证明,直到本文截稿时的2014年4月,上证指数还未见到下跌趋势彻底终结的局面,期间走势的复杂和时间的漫长大大超过了2001年6月以后的那波下跌走势,造成了大量散户逃离股票市场,股市上涨的美好愿望几乎消耗殆尽。
交替定律为我们预测未来走势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预测和定性将来可能出现的调整形态的简单或复杂性,而且可以定性预测它今后的调整时间长、短,这对我们做出买卖决定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交替定律主要是用来分析调整浪和升跌浪的可能定性形态,调整浪按其运行形态又可分为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等调整,根据形态的简繁和调整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简单利落的单式调整和复杂曲折的复式调整。推而广之,当前一浪是简单有力的话,则后一浪必定是复杂多变的,反之亦然。
交替定律完美地呈现出对股市浪形行情判断的交替性,有人依据上述实例判定指数一定是上涨快速和简单的,下跌必定是复杂和拖沓的。下期本专栏将再次以实例来论述上述结论的误区。(待续) 陈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