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北窗絮语~~~
北窗絮语~~~
北窗絮语~~~
北窗絮语~~~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窗絮语
夜市兴衰与以食为天
朱绩崧
  朱绩崧

  台湾士林夜市“来”上海,应该不是头一回。只是这回锦江乐园搞的,被社交网络的照妖镜一放大,原形毕露得更快。看过各种移动媒体上的吐槽:售票不人性化,现场秩序混乱,环境污糟,食物号称来自台湾而实际多大陆货源,手忙脚乱的厨师更不乏临时雇佣。一位对岸同胞在电视新闻里抛出了最后一根稻草:“味道和我们台湾的一点不像啊!”

  然后,评论蜂拥而至,从报纸到移动电视,把士林夜市、锦江乐园和彭浦夜市来了个比较研究,大谈上海本地发展小吃路边摊的各种策略:事前警示,事中监管,事后清理,即便如此,一朝一夕也不能奏长久之效,因为作为经典案例的士林夜市也是折腾了二十年才有今天这派既热热闹闹又清清爽爽的样子云云。

  夜市,最紧要的是卫生问题、油烟噪音扰民问题、占路问题。这些还是疾患之表。动用行政手段,或抑制禁绝,或疏导规范,都可以在短时间里解决。让八条公交线路改道的彭浦夜市,有司一出手,还不是乖乖消停了吗?然而很少有人看到,夜市带来的各种麻烦,透射出的其实是当今国人对食物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可说归说,身边的浪费却越来越多。古时帝王都要熟诵自省的“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出自《尚书·无逸》),今已佶屈聱牙。有国际权威机构最近统计,世界每天浪费的食物,总量有三分之一来自亚洲。这三分之一里,我们的贡献绝不会少。不珍惜食物,不仅是吃不完就扔,而且扔得不是地方。说给周围朋友听,他们都不信:我每回走进教室,上课之前,常常先要对着学生书桌台板里埋伏着的那半块蛋饼大兴感慨。以大学之质素,尚且如此,奈彼夏夜赤膊扎堆吃黑料者何?他们街边一番饕餮之后,满地狼藉自然不为怪也。

  分裂的大概是整个民族的性格:一边是《舌尖上的中国》红了一季又一季,一边是本可化作正能量支持人类生存壮大的食物成了瞥一眼就打消食欲的垃圾。这是对待“天”的样子吗?非也,大众是在利用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热情,表现对生存的热爱,只是得鱼忘筌,浑然不顾食物本身的哲学意味。最近,中产阶层闲来津津乐道小野二郎握寿司的手艺如何精湛。须知这位耄耋老人庖厨之术的核心,是敬畏食物之道。

  都说要敬畏天地,敬畏自然,这何尝没有敬畏食物的意思在里头呢?吃得正确,食物就是营养;吃得不当,食物会成毒素。这毒素远不只是害己的“病从口入”,还有侵扰四邻的油烟、噪音、占路等社会问题。拥有了足以傲视古代文明的科技,我们在转基因面前彷徨,在垃圾食品和某些添加剂面前退缩,这都罢了,居然在野草般疯长的小吃夜市面前都不知所措。

  为什么非要重走士林之路,非要等二十年方得街晏衢清?对于这个城市发展的问题,我们上海人只要从根本上认清楚,想明白,何所谓“饮德食和”,明天就一定能办好自己的夜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马航客机乌俄边境遭击落追踪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民观察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先行先试力促司法公正
优雅如瓷 坚韧如丝
主仆易位的法术
夜市兴衰与以食为天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夜市兴衰与以食为天 2014-07-19 2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