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本版列表新闻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定区吸引优秀大学生回家乡建设
青年人才“回嘉”找职业梦想
陆梓华
  过去是从普通居民视角看身边变化,但这个暑假,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一学生彭英力有机会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重新打量家乡的发展。为他提供这个机会的,是嘉定区委组织部、嘉定区人保局和嘉定团区委联合举办的2014年嘉定区“青年人才回嘉行动”。

  自从2007年“回嘉”行动启动以来,嘉定区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才带着全新的专业理念回到家乡参与建设,让他们在家乡找到了职业梦想。

  重新认识家乡

  彭英力毕业于嘉定二中,这是他第二次“回嘉”了。和他同行的,还有137名优秀嘉定籍大学生,他们分赴全区5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去年暑期,彭英力被安排在马陆镇团委挂职。短短两个月的实践让他颇有成就感——他负责了马陆共青团微博的发布,并参与了一家公司团支部成立的全过程,这些,都是校园里无法获得的体验。今年,他在嘉定区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新的职业体验。

  “以前,遇上交通堵塞等问题,可能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埋怨管理者,现在我开始理解城市管理的难度,学会换一个视角看问题。”彭英力说。谈及将来打算,他语气坚决,“肯定回嘉定!”在学院,彭英力担任了研究生会主席,也把学到的管理经验应用于学生活动中去,“比如,我开始给伙伴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让知识更实用

  嘉定团区委负责人介绍,为构筑青年人才蓄水池,和嘉定籍大学生“回嘉”行动同时开展的还有全国985高校大学生赴嘉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10个985高校的126名985高校大学生在嘉定汽车制造产业、文化信息产业、物联网领域等岗位进行社会实践。

  9名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带着课题《居民自治委员会的法律定位》来到嘉定。对于走进社区,这批未来的法学精英并不陌生。研二学生钱柏成告诉记者,从大一起,他们就每两周一次来到学校周边的街道,为居民进行义务法律咨询,进行法制宣传。钱柏成说,每一次志愿服务,要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语气语态都得有所区别,还要把深奥的法律知识说得浅显易懂,这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解决实际问题永远比背课本知识复杂,”钱柏成认为,能在大学期间广泛地接触社会,对自己找准专业和就业方向,非常有帮助。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民生上海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专版/教育
   第B03版:专版/教育
   第B04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5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乡村教师参加“爱飞翔”培训
高考后多途径入读世界名校
图说糖尿病
青年人才“回嘉”找职业梦想
三省一市高校合作 共享长三角教育资源
韩哲一基金会向上师大捐赠百万余元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教育万象B07青年人才“回嘉”找职业梦想 2014-07-30 2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