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启泰是演艺圈出名的才子。他写的每本书都畅销。书中不讲大道理,只将他奋力拼搏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一本本厚厚的书摞起来,成为曹启泰交出的人生“成绩单”。品读他的书,那些过往的岁月里,有得意,有失意,可曹启泰用自己特有的“强迫式乐观”笑对生活。日前,在上海的一次演讲现场,曹启泰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精彩人生。人生的下一个二分之一世纪,曹启泰注定要和上海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交集。
“移居上海”
卖球具换生活费
到上海之前,曹启泰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低谷——生意失利,赔了一亿元新台币,负债六千万元新台币。几年里他一边拼命工作,一边到处借钱轧支票。他主持着好些节目,经常在录制完节目后,向上节目的嘉宾借钱。当曹启泰终于补平了所有的洞,不用再轧支票的时候,第一次,他看不到新的工作日程表——他失业了。
2004年春天,曹启泰为自己买了一张飞上海的单程机票,背着自己的高尔夫球具来到上海,开始寻求新发展。一个星期后,他的生活费所剩无几,他把自己的球具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朋友,并告诉他:“会打高尔夫球等于替你的未来人脉买保障,而且,你用我这把打过的、有经验的球杆,进步会比较快。”用曹启泰自己的话说:“靠着这5000元,我活到了今天。”
当时生活拮据的曹启泰在上海的买房经历也颇为阴差阳错。当初中介带他看房时,曹启泰虽然心动,无奈手边没有现金。惦记了一晚,第二天再打电话给中介时,得知昨天晚上,那套房子已经被人下了订金。只是,对方的订金只付了2万元,要在当天下班前把5万元订金补齐,这笔交易才算数。
“没关系,有缘就买,没缘就罢。”曹启泰嘴里这样说着,却忍不住给朋友打了一通电话。朋友听完房子的地点和价格后表示,马上赶过来,这样的房子当然要买。而此刻,之前付了部分订金的买家也打电话来,说立刻把剩余的3万元订金送来。接下来的情况是,一边是赶着补齐订金的那个买家打来电话说,正在送钱来的路上。另一边是曹启泰的朋友赶到了,马上到附近找ATM机取款。最后,几位朋友掏光了身上的钱,替曹启泰凑足了订金。
当天下午,曹启泰赶往北京,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买房的首付款要从哪里来。北京一夜,让曹启泰记忆深刻的不是饭局上的菜色,而是在饭局的过程中经纪人接到了一通来自台北的电话。他和一家银行的代言合约即将到期,对方希望续约。没错,这笔意料之外的酬金竟然成为了曹启泰在上海买房的首付款。
主持《波士堂》
重新启航,斩获许多奖项
刚到上海的时候,没有人认识曹启泰。他首先得到的工作机会是上《超级模特》节目当评委。酬劳是500元一集。那段日子,只要能露脸,曹启泰什么工作机会都不放弃。
很多人认识曹启泰是从《波士堂》开始的。当时制片人找到他时,他感觉,“这个节目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这档节目让曹启泰交到了很多朋友,赢得了无数观众,还斩获了许多奖项。
主持《波士堂》时,曹启泰从不彩排也不和上节目的嘉宾事先沟通——在中国大陆几乎没有哪个主持人会这样做。每次准备录制前,曹启泰都会先走进VIP室,向嘉宾鞠个躬打个招呼,互换名片,然后用5分钟向对方说明节目流程。曹启泰一般只说四句话:第一句:“你好,你一定不认得我,我叫曹启泰,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第二句:“你有没有什么一定要我说的,请现在告诉我。”第三句:“你有没有什么一定不想说的,也请现在告诉我。”如果对方没什么问题,曹启泰会接着说第四句:“我们马上就开始。在录像的两个半小时中间,除非换带子,否则都不会停。如果你想停,请随时让我知道。没有问题的话,待会我们摄影棚见。”
主持人酬劳一般以“集”为单位来计量。曹启泰却独创了“日均收入法”:进录影棚一口气录十集,总费用收取两万元。做《我要上电视》时,与他搭档的李响被这种疯狂的录像方式吓了一跳。录到第六集,李响已经累得不行,曹启泰却依然精神抖擞:“加油,打起精神,才第六集啊!”
除了主持电视节目、商业活动,曹启泰也热衷参与慈善活动。北京百年职校是一所免费教授农民工子弟专业技能的学校。曹启泰每年都免费为该校主持义卖来筹措办学经费。每次他总能募集到超出预估数额的善款,2011年原本计划一个晚上募款600万元,结果创下了1400万元的纪录。之后每一年曹启泰主持的义卖,募到的善款数额都比前一年高。“第一次到这所学校时,学生看到我不但主动让路,还很温和地微笑,礼貌地点头,用英语问好。后来,每一年的募款晚会,我会看到这些孩子,每次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进步。这是一个社会向下扎根很重要的步骤,会带来很多光明面,阻止很多悲剧发生。”曹启泰说。
除了工作与慈善,曹启泰的亲戚当然也能享受到名嘴福利。几年前,曹启泰的外甥结婚,身为母舅他义不容辞地上场主持婚礼。不过,身为名嘴的他最近开始发愁,等到自己的儿女们结婚,由谁来主持婚礼?“如果找别人,没有主持好,我坐在下面肯定受不了。但是,如果我自己主持……好像也不太合适……”
50岁后再创业
一不小心踏进艺术圈
日前,亮相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系列活动“鑫山人文讲堂”的曹启泰,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artgogo艺高高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创始人。按照曹启泰的规划,artgogo艺高高未来将打造“艺术品交易数据中心”,让数据为艺术品说话,将提供收藏指数、投资指南、市场趋势报告、排行榜分析、学术支持和讲座等服务。“而这些是所有线下艺术品拍卖中心难以做到的。”
虽然曹启泰说,自己是“一不小心踏进了艺术圈儿”,但他与艺术结缘却有些年头了。1987年,在画家韩锦田先生的家里,韩先生教曹启泰画柿子,他说,柿子,就是“柿柿(事事)如意”,但曹启泰画了三颗柿子。韩先生问他要怎么给画取名字呢,曹启泰说,这叫“柿(誓)不两粒(立)”,如果什么事情都只有两个对立面,就显得很冲突,如果是三个,那就热闹多了。曹启泰“不走寻常路”的方式,颇得韩先生的赞赏,他为曹启泰的画题词:“艺者,一理通万里徹也”。
因着这份通透,曹启泰50岁后的这次与艺术结缘的创业,更显从容与智慧。忍不住问他,既然踏进艺术圈儿,为什么不选择北京而选择上海?得到的答案是:“我喜欢上海。在上海,艺术和生活更亲近。”
七本畅销书,抒写不懈拼搏的人生
曹启泰的第一本书《结婚真好》,写的是他和年长他十岁的明星妻子的情感生活。这段婚姻在一开始几乎无人看好,可是至今两人依然感情甚笃。出这本书的时候,曹启泰正因为生意失利欠了巨额的债务,用出版人何飞鹏的话说:“出这本书理由无他,我俩都需要靠这本书救救急。”
书很成功,曹启泰从此多了个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但他的生意却并没有出现转机,反而更加陷落。他不得不离开中国台湾,去新加坡谋求发展。
2002年,曹启泰与何飞鹏再次相遇,看着老友似乎已经从谷底走出,何飞鹏要他把这一段创业失利的经验写下来,与读者分享。于是,就有了《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用深刻人生书写的书毫不意外地大卖了。字里行间的曹启泰在心态上已经走出阴影,而现实层面,他依然在与生活拼搏。
《一张单程机票》写的是曹启泰在上海的故事。出书前,何飞鹏习惯性地问曹启泰:“要不要先预支版税?”因为这是曹启泰过去出书的惯例。不料,曹启泰笑着回答:“不用了。”一句“不用了”,听着轻描淡写,只有老朋友知道,曹启泰走了20年才走到这里。
《一张单程机票》是曹启泰写的第七本书。他的文字和他在镜头前的表现一样带劲:“从来不需要杜撰,我的日子过得比剧本还HIGH。不必靠照片填塞,我写字和我说话一样手到擒来。我不写出来,你怎么知道日子可以过得像连续剧,而且还没完?我不告诉你,怎么对得起老天爷对我的厚爱?我用力拼,先拼责任拼生活,再拼日子拼价值,再拼口碑拼以后,其实我拼的就是要一辈子瞧得起自己;也让别人瞧得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