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2014年08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思念曲》,鲁甸县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一朵雏菊寄哀思
程绩 戴佳嘉
  上午10时,天气阴沉,云南全境警报长鸣、汽笛呜咽。鲁甸“8·03”地震遇难同胞哀悼仪式在一片肃穆中开始。

  默哀3分钟,防空警报响起,小号手吹响悠长的《思念曲》,鲁甸县国土资源局广场上的200多人,每人用一朵雏菊寄托哀思。

  仪式在云南各地进行,从龙头山镇、鲁甸县城,到昆明市火车站、滇池湖畔,汽车喇叭、火车汽笛、防空警报长鸣,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停下脚步,为震中罹难的617名同胞默哀。

  大山深处的鲁甸,红土高原上的云南,乌蒙山下、神州大地,同此悲恸。

  鲁甸县城的仪式现场,挂起了黑底白字的巨幅挽联,“深切哀悼云南鲁甸‘8·03’地震遇难同胞”“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现场有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官兵、民间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新闻工作者,每个人都为抗震救灾付出了辛苦的努力。

  云南之殇,中国之痛。

  昨晚,鲁甸县人民广场烛光萦萦,数百名来自全国的志愿者,用蜡烛和歌声为逝者祈福,传达同一个声音——“鲁甸加油”。

  在天灾面前,生命很脆弱,但有了爱和信心,生命可以更坚强。

  今天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本报曾经报道过的那些地震灾民:地震中痛失老父和6名孩子的左家湾赵家,赵以山告诉记者:“6个孩子的葬礼在陆续进行”;八宝村村民李宪伟,在88岁老母亲被埋50小时被救出后,回到灾区安置点报名成为志愿者。

  灾难中,有一种感动叫舍生忘死,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

  救援还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坚强的云南人民在灾难中砥砺前行,活着便是希望。不久之后,我们一定能看到一个崭新的龙头山,看到一个美丽的鲁甸。

  本报记者 程绩 制图 戴佳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特别报道
   第A03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特别报道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周末烽火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头七”祭
一朵雏菊寄哀思
旅游大巴坠崖 44人西藏遇难
我首派专家组援非御埃博拉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一朵雏菊寄哀思 2014-08-10 2 2014年08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