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往往反复发作,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但由于传统的腰椎后路手术需要广泛剥离脊柱两旁的肌肉,出血较多,创伤较大,一些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人往往不能耐受传统手术而无法解决其病痛。患者经常会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不能做微创治疗?回答是肯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越来越得到重视。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不仅仅指小的皮肤切口,更为重要的是手术中要减少入路相关的肌肉创伤和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最长肌和多裂肌是维持脊柱稳定和实现运动功能的重要肌群,其中多裂肌是脊柱功能单位中最为重要的动力性稳定因素之一,它属于脊柱的局部肌肉群,主要起到后方矢状位的旋转力并与前方的腹肌形成对抗。多裂肌功能失调和萎缩降低了脊柱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不仅与慢性腰痛密切相关,也是引起腰痛复发的重要因素。虽然传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要对椎旁肌进行广泛的剥离,术后可导致椎旁肌疤痕化,使部分患者残留慢性腰背痛,降低了临床疗效。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于2003年在国际上首次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它是脊柱微创外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利用了专用通道技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因此可以在正常的肌间隙内完成传统的减压、固定和融合过程。11年的临床积累显示,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减少医源性的肌肉损伤,对正常的生理结构干扰最小,又能达到相同的减压效果,而且还具有出血少、术后感染率低、术后疼痛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像李先生这样的老年腰腿痛患者。
尽管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减少出血及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上较传统手术上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它是一项精准的微创技术,需要在有设备的医院才能开展,而且对脊柱外科医师的要求也较高,往往必须由专业的脊柱外科医师来完成。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适应症广泛,可应用于腰椎I-II度滑脱、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翻修术等;而禁忌症是重度中央椎管发育狭窄、严重钙化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和III-IV度腰椎滑脱症。
谢幼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