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对三岁的孙子说:“回去吧,鱼也回家了。”孙子赖在普洱路小区水池边不肯挪动,嚷着要抓鱼。
这是喷水池,不深不大,逢节庆水花喷溅也是一景,物业公司见有水放养了几十条小金鱼,鱼有时浮水吹泡,有时结队翔游,孙子用水撩泼过鱼,所以还想玩。可是鱼已沉落水下年余,很难见到——金鱼记得,有很多人抓过、舀过、打过。
萧山湘湖路南岸两休闲建筑间有一狭长沟池,早晨,一客散步而至,撩开池边树枝见有红鲤数尾,喜而趋前,脚步声出,鱼闻声如遇砖石击水般惊恐而狂逃——红鲤记得,迁居以来一直在静悄悄的池里静悄悄地度日——这声音突然而至,就只好急急躲避。
腾冲和顺由地下涌泉形成10亩龙潭,清清潭水边,有石亭临湖,有树木垂荫,有元龙阁叠翼在山,游客至此莫不心怡。有团友投面包屑饲鱼,鱼不为所动。后此君转而循声于树下摊点购得鱼食一包,急投如爆米花般的红、绿两色膨化米制鱼食,群鱼见之放心而食,团友摄下优雅鱼相多帧——潭鱼认为,只有带红、绿彩色的豆状漂浮物才是美食,否则皆不可食。
鱼以记忆来化生自己的行为,上述三例,也许都不如观鱼者所愿,也许观鱼者视之为缺点和不足,也许鱼很狭隘很愚昧,然而鱼的这些源于记忆的行为,正是它们的集体经验,人是否满意鱼,对它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选择有助于生存。这些好似有缺点的鱼,也在真实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