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客《可凡倾听》
苏 秀
  苏 秀

  2008年早春,我们上译厂的几个老同事受到《艺术人文》节目组的邀请,去做一档节目——《永恒的声音》(介绍我的第二本书《峰(邱岳峰)华(尚华)毕(毕克)叙(陈叙一)》出版)。那还是该频道的初创时期。我记得,他们请了文化界好几位名人,如余光中、谭盾、余秋雨、袁雪芬、李云迪等等,来帮他们出主意。有人建议:“不要怕提为小众服务”,还有人说:“应该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来”。

  我认为,由于人们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爱好不同等等原因,任何社会,总会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下里巴人。虽然喜欢阳春白雪的总是少数,但是阳春白雪才是提高大众欣赏水平所必须的。

  现在,《可凡倾听》也并入《艺术人文》频道了,想必会更加提升它的文化内涵。所以,当《可凡倾听》来邀我去做节目时,我感到非常荣幸。

  《可凡倾听》节目组现在搬到了一座小洋楼里。开间很大,一面墙的落地窗,配上几把古色古香的椅子,比起千篇一律的播音间来,显得更加舒适且有品位。

  果然,他既不问我,译制片创业时的艰苦,也不问我如何养生和有什么业余爱好。而是提出:“作为译制导演,怎样才能使各种不同风格的影片,得到原汁原味的还原呢?例如《虎口脱险》的夸张;《我两岁》的呀呀学语;《远山的呼唤》的抒情;《英俊少年》的青春朝气。它们是那样各不相同。您是怎样掌握的呢?”

  还问我:“您说陈叙一是上天赐给你们的礼物,您跟他长年相处当中,还有些什么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

  以及“邱岳峰是个怎么样的人?您对他的艺术成就如何评价?”等等。

  我觉得,这个访谈,倒像是一堂译制片业务研讨会。当然,我对这些内容是非常感兴趣的,其次,能和曹可凡这种“行家里手”谈论我们过去工作中的点滴成就和辛苦,也使我倍感欣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做客《可凡倾听》
难忘斯特灵
无语龙眼
绽放内心的微笑
科技造福藏族同胞
神交留言
李白《关山月》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做客《可凡倾听》 2014-09-02 2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