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各级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拆除违法建筑400万平方米,对违法建筑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与其类似的占道现象却有增无减,发展到影响居民出行的程度,也到了该治理的时候。
占道包括占用交通道路、公共绿地、公用设施、公共走道等行为。笔者家门口的黄家路是一条不足7米宽、1000米长的单行道。道路两旁停满了各种大小汽车,右边为收费停车,全天停满各种车辆,其中有的车辆还从事经营水果、杂品、蔬菜等营生,这些车辆的边上站着购买的顾客,剩下不到4米道路又被挤占了1米多;在道路的左边也是同样的情景,实际上黄家路由3车道变成了1车道不到的道路。在早晚高峰时,路上更是车水马龙,助动车、三轮车、自行车、手推车等川流不息,老人被撞,小孩被碰成了家常便饭。两边的人行道上,遛狗的神出鬼没,踩上狗屎也不足为怪,有时还遇上横行霸道推车的。多年来,主管部门治过一阵,不久又故态复萌。
走进小区也是车满为患,画好的停车区域早已停不下,于是公共走道、绿地又被利用上,小区成了停车场。而且,停车位利用率极高,昼夜未有空档。白天为周边上班族,晚上是小区居民,节假日更是爆棚。在未有电梯房子的楼道里,堆满了各种物品,大小纸箱、废弃自行车、桌椅板凳、旧鞋子、超大的组合柜、垃圾袋等应有尽有。这些从一楼到七楼的楼道里随处可见。物业、居委会管过一阵,无奈碰到蛮横者总是束手无策。此境此景人们岂能相信其还是文明小区,据了解类似这种现象在市中心不在少数。
道路的功能是用来通行的,不是用来停放车辆、堆物的。现在的停车收费占用了一条交通要道,仅存的另一条交通道路再给占用,给居民出行带来非常的不方便。楼道堆放物品,用于火警、生命抢救的通道将会被堵死。无论是交通通道,还是走道发生改变多会产生后果,严重的危及生命,来不得任何侥幸的心理。坐视这种行为,放任不管是失职,有关方面应该积极作为,采取有力措施根除这种顽症,每位公民也必须遵守道德底线。笔者认为,治理这些占道、堆物行为应该多管齐下,可以扩大停车收费员的职责,使其成为交通协管员,负有监管违法占道的责任和权力;对于楼道堆物的现象,居委会、物业应该积极劝解,建立起楼道志愿者队伍,通过联合执法对这些乱堆的物品作为无主物品统一处置。占道、堆物是恶习,事关社情民风的大事,有关方面也该拿出勇气,动真格治好这个顽疾,还居民们一个路权。(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