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莫干山路、新市路和武康路路名,源自浙江省德清县的地名。德清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三国时属东吴,设武康县。唐初,析武康县东境设武源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德清。此后武康、德清两县并存,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
德清钟灵毓秀,被誉为江南第一山的莫干山坐落于此。它虽不能与泰山的雄伟、黄山的神奇媲美,却以“竹、泉、云”三胜与“凉、幽、清、静”四优的神韵而闻名。传说,春秋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将爱女莫邪嫁给高徒干将,并倾囊相授铸剑技艺。在清幽静谧、满山翠色的山上,莫邪与干将运用以土为炉、焚木化火、熔水成金的五行神秘技法,汲取天地与山水的灵气,铸成了形神兼备的雌雄双剑,剑锋清湛如水,剑气纯粹明澈。莫干山,故而得名。莫干山有“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馆”之誉。1891年前后,佛礼甲慕名从旧金山来到莫干山,被这幽篁滴露、清泉溅玉的避暑天堂所吸引,撰文极力向世人宣传这“清凉世界”。1896年英国商人贝勒在此建起了第一栋别墅。此后,引发了外国人对中国山水充满梦幻绮想,许多外国商人和团体,带来了北欧的徒顶、南欧的拱廊、美式的简洁、法式的优雅和田园风的乡间情调、希腊风的古典韵味等各国建筑风格,在这片绿水青山中,一栋栋别墅依山而建、随势布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山上别墅最多时有500多栋,现被完整保存的别墅有200多栋,包括当年贝勒建造的第一栋别墅。
新市古镇位于德清东部,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它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随着大运河而发展,成为繁华富庶、人烟阜盛之地。镇内形成以“三潭、九井、十八块、三十六弄、七十二桥”为特色的水乡风貌,蕴藏着道家三生万物的理念;镇外山林水泽、寺桥楼塔的布局与建筑则暗藏四象之形:东方的地形象征青龙守护,祈求风调雨顺;西方的地势犹似猛虎盘踞,保卫平安康泰;北方的玄武形似龟形蛇态,寓求旺财物之意;南方的格局如同朱雀展翅,护佑文脉昌盛。这富有象征意味的设计,给古镇带来了灵动环境,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
来到德清,总会让你慢下脚步,在翠云舒卷的莫干山上,赏玩隐藏在竹林与茶园之间的洋家乐,聆听“万国别墅建筑”的传奇往事;在精致玲珑的新市古镇中,体验水乡之美,探寻四象应用的奥秘,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渐渐地忘却尘俗,回归自然,慢生活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