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挤上通往后方的公路
士兵们无法摆脱疾病和饥饿,患疟疾的人很多,再加上吃不饱肚子,部队战斗力明显下降。美兵不屑一顾的菲律宾食物,如今也习惯了。在前线部队的士兵为了填饱肚子,偷偷溜出战壕去森林里挖野菜,下鱼塘摸鱼。他们“只要不是人,什么动物都可以吃”。野鸡、野猪、竹笋、芒果、香蕉等都成了腹中之物,甚至有的人吃起了蜥蜴肉及蛇蛋。
本间雅晴在圣费尔南多的14军团司令部,为捡到的美军仓皇撤退时的弹药和粮食心生窃喜。
大量的轰炸机对巴丹半岛进行了狂轰滥炸,日本飞行员用机关炮追逐扫射四处逃生的人们。缺弹少药的美国高射炮手,被迫一炮不打,躲进防空洞。他们都在大声咒骂:“小日本在痛宰我们,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战斗。上帝,这不公平。”
天上飞机,地上大炮、坦克,海上巡洋舰和驱逐舰。日本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来对付菲律宾。1月20日晚,日本发起攻击。21日,温赖特的左翼阵地宣告失守。24日,阿布凯防线上的残兵后退20英里,撤至把巴丹分成两半的公路后面。为保证这次撤退,温赖特还组织指挥了一场虚张声势的反击。
24日晚上,士兵们拖着虚弱的身子爬出散兵坑,悄无声息地挤上通往后方的公路。伤员们躺在卡车上呻吟不已,有人大声喊叫不许伤员呻吟。有一个士兵狠狠地给那个喊叫的家伙一拳:“你喊个屁,你要让我们吃日本人的炸弹吗?”
美国指挥官不断催促士兵们快走,怕天亮遭日军轰炸。清晨,炮弹自天而降,公路上血肉横飞,筋疲力尽的士兵趴在甘蔗林里不想起来,他们9天9夜没好好休息,与其累死不如炸死一了百了,许多人在军官的呵斥和踢打下勉强爬起来,机械地跟在别人后面,任凭飞机轰炸也不躲了。美菲部队越来越绝望,士兵们由于可怜的食物缺乏维生素,有不少人患了夜盲症。营养不足,医药不足现在是士兵们最大的敌人。绝望的情绪在美国军队和菲律宾军队中蔓延和扩散,他们用粉笔在头盔上写上代表炮灰的V(Victim)字,宣泄自己的情绪。
4月3日,耶稣受难日,军队牧师开始走访阵地祈祷。本间雅晴却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被本间看做是向天皇的献礼,因此,他一点也不吝啬自家的弹药。先是飞机的轰炸,接着是地面炮火的打击,随后就是装甲部队和步兵团的大规模进攻。
驻守在沙马特山的第二兵团的士兵们,面对着黑压压的轰炸机,有些懵懂了。爆炸声震耳欲聋,又快又密的炸弹,使得浓烟和尘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些士兵实在难以忍受,摇摇晃晃钻进不远处的丛林中试图躲避烟雾。军官们冲着来不及跑进丛林的士兵大声吼叫:“卧倒!卧倒!”
一批日机正从低空投下燃烧弹,火势很猛,被呛晕的士兵,来不及逃出火焰的包围,被活活烧死了。到处都是轰炸,到处都是弹药,士兵们不知道向哪儿跑才能躲避大火和炸弹。有一个士兵对着大火,开着玩笑说:“伙计,来根烟。”但他立即不得不赶紧扑灭烧到头发上的火苗。
4日,新提拔的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金少将投入了大部分后备部队,展开了绝地反击。但是身体憔悴、装备不整的美军士兵此时已不是日军的对手了。
黄昏时分,通往半岛南部的小径和土路上,挤满了数千名从前线溃败下来的美国和菲律宾士兵。日军坦克和步兵在后面紧紧追赶着,“零”式战斗机毫无顾忌地俯冲下来,用机枪猛烈扫射着逃散的人群。
“狗娘养的,我们是来修理小日本的,却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有的士兵一边狂奔,一边大声嘶喊着。中士杰克·史密斯中弹了。他倒在了地上,拼尽气力喊了一声:“萨德勒。”枪林弹雨中,詹姆斯·萨德勒回过头,将他抱到一边的掩体里。“杰克,哦,该死的。别担心。你会好起来的。”萨德勒使劲压住他的伤口,大声地喊着:“医护官,医护官。”可没人听得见。“萨德勒,告诉玛莎,我爱她。告诉孩子们,爸爸爱她们。上帝保佑他们。”“杰克,我答应过玛莎,好好照顾你。哦,上帝,求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