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博览·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十万强计划”给力 留学中国热升温~~~
“十万强计划”给力 留学中国热升温~~~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万强计划”给力 留学中国热升温
未来美国领袖可能是“中国通”
徐东海
■ “十万强中美学生领袖会议”五月底在北京大学召开,美驻华大使鲍卡斯和学生们合影 图IC
  十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美国“十万强基金会”日前来华开展推介活动,消息让不少国内媒体惊呼,美国为何掀起了留学中国热?

  “十万强计划”是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一项战略计划,目的是让未来的美国青年具备国际化视野。基金会副主席特拉维斯·坦纳在接受本报驻美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美国领袖,很可能是个‘中国通’。”

  留学中国人数达十万

  本月初,坦纳在上海出席了中美青年高峰论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掩饰不住对这次访华之行的激动。“今年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数量已经确定将达到10万人,这是一个里程碑。”

  2008年,美国教育机构统计显示,在美国留学生最爱前往的目的地中,中国排第五,人数为1.3万多名。而在“十万强基金会”的推动下,截至去年年底这个数字已达9.2万人,今年突破十万已成定局。

  短短数年,缘何人数会有如此惊人的增长。坦纳表示,除了政府力推,基金会积极运作外,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开始意识到一点,未来中美关系将在世界格局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中美关系目前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要了解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中国留学。”

  波士顿的凯瑟琳在2012年通过“十万强计划”首次前往中国,尽管只有暑期6周的时间,但她表示自己对中国有了非常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中国很有魅力,我以后肯定会再找机会去中国学习、旅游。”

  “十万强基金会”在成立之初就筛选了美国众多优质的中国留学项目。这些组织在“十万强计划”框架下,既保持其项目的独立性,又享有“十万强”所带来的声誉,提高了招募赴华留学生的能力。

  中美人文交流成亮点

  美国名校众多,教育水平全球第一,为何鼓励学生留学中国?对于这个疑问,坦纳毫不避讳。“未来的美国领袖们必须要了解中国,而他们或许就在这十万人里面。”

  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十万强基金会”主席麦基弗特表示,在4年内就完成了十万人留学中国的目标非常令人鼓舞。“我们已经和中国文化和教育界展开密切合作,通过这个计划,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变得更加稳固和有建设性。”

  今年7月10日,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的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上,“十万强基金会”的介绍也成为一大亮点。

  而作为非官方的非盈利机构,虽然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出资,但在捐款名单中,不乏福特基金会、花旗银行、微软和摩托罗拉这样的跨国公司。

  汉语难学成推广障碍

  在“十万强基金会”成立时,美国政府出面筹集了1500万美元的资金。美国专家预测基金会最起码需要68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对此,麦基弗特表示仍在积极寻找新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相对于资金筹集的难度,在坦纳看来,汉语或许才是这个项目推广的最大障碍。2013年有23.5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读书,学习英文的中国学生数量更是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的600倍。而目前美国中小学只有6万学生学习汉语课程,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在升入高年级之后就放弃了,原因是汉语太难了。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学分转换,由于美国学校不承认部分去中国留学项目的学分,让一些美国学生认为这种留学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坦纳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院校正在与中国大学建立学分互换协议,但数量上还是不够多,我们也在呼吁改善这种情况。”

  本报驻美记者 徐东海

  相关链接

  美国政府力推

  “十万强计划”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期间,宣布将推出“十万强计划”,鼓励美国学生来华留学。一年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北京正式启动该计划。2013年1月24日,希拉里宣布“十万强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作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为美国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前往中国学习提供资金支持。

  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多次参与力推,足见“十万强计划”对美国政府而言,是一个极具政府背景的项目。而除了中国项目之外,“十万强计划”还涉及其他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地区,比如拉丁美洲。“十万强基金会”成立后,美国助理国务卿高级顾问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卡罗拉·麦基弗特成为了基金会主席。

  基金会副主席坦纳说,“十万强计划”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熟悉和接受,虽然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美国人有机会去中国学习,了解中国,最终的使命就是让中美这两个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该基金会正在推广一个让美国学生能对中文产生兴趣的“疯狂汉语”项目,尝试用一些很有趣的方法教外国的年轻人学会讲一些很新潮的普通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教育
   第B04版:军界瞭望
   第B05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6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美国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来美国领袖可能是“中国通”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博览·教育B03未来美国领袖可能是“中国通” 2014-10-30 2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