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意戏剧《中国梦》再度上演
朱光
■ 《中国梦》剧照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本报讯 (记者 朱光)创作、首演于1987年的中国写意戏剧代表作《中国梦》,昨晚借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举行之际,由孙惠柱担任导演、上戏表演系应届毕业生主演,再度于上戏剧院上演。

  此次校园戏剧节的主题为“中国梦·青春梦”,由剧作家孙惠柱、费春放编剧的《中国梦》正与主题吻合。1987年首演版的导演组,是由当年年逾八旬的著名戏剧家黄佐临携陈体江、胡雪桦组成,主演是奚美娟和周野芒。当年7月1日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时任文化部长王蒙特派艺术司司长代表他前来观看,并破例在最后一刻特邀该剧赴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两位主演双双得奖。该剧的诞生,在艺术上标志着中国剧坛诞生了能与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理论相匹配的原创实践……

  《中国梦》包含了两个人的梦:中国演员明明移民美国后放弃了艺术,经营餐馆挣钱,每天思念祖国,这才意识到她心底里的梦其实是中国梦;她的男友美国律师约翰本是研究庄子的博士,因求职困难而改行学法律,但也还在做着他的中国梦。约翰劝明明放弃餐馆,要支持她继续从事中国艺术追梦;明明却劝约翰别当律师了,要支持他去向全世界更好地介绍、宣传中国梦。这个戏仅需两三个演员,是一组“戏中戏”:约翰请观众来到剧场,配合明明演绎出一系列的梦境,希望以此证明她的艺术才能可以走向世界;演绎过程中展示出各式各样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但是,中国梦把他俩连在了一起,把他俩带来了中国。

  孙惠柱旅居北美15年,在北美大学教授世界戏剧10年,1999年回国,现为上戏教授、博导,纽约《戏剧评论》联盟轮值主编。新版《中国梦》,除了三个主要演员的表演之外,还融合了舞蹈、古筝等写意元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0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公司探营/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从内部观摩到门票售罄
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上午开幕
《中国消防百年图录》获国家文博单位收藏
写意戏剧《中国梦》再度上演
上海恒源祥香山画院庆祝成立10周年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8写意戏剧《中国梦》再度上演 2014-11-07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