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天浴日”百寿砚
王立华
  以雕刻海派写实石壶而名闻遐迩的石雕艺术家刘恩同,去年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他的石壶作品时,曾引起轰动。日前他推出的砚刻精品《海天浴日百寿砚》更是出手不凡,受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心的专家的好评。

  去年6月,刘恩同的“写实石雕技艺”被上海市经信委认定为第三批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去年9月,刘恩同的石雕艺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6月,上海市文广局又认定刘恩同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刘恩同的写实石雕《玉米壶》《冬笋壶》《竹编壶》等将自然界的植物形态与器皿融为一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玉米壶》被认定为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

  刘恩同这次雕刻的《海天浴日百寿砚》以深沉如墨的老坑歙砚石为原料,砚石正面光滑、带水波纹状,四周以薄意雕和浅浮雕手法浅刻海水纹、薄意云纹。云窝深处为墨池,但见祥云朵朵,海天一色处波涛汹涌回转,千层海浪拖出一轮旭日冉冉升起。海浪、旭日、云朵,由近及远气势磅礴,中间平坦为砚堂,石纹如水波暗闪,温润细腻。

  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块长28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的砚台背面,作者别出心裁地用阳刻手法刻出了108个遒劲挺拔的篆体“寿”字,每个字的字体都不相同,这108个寿字分9列12行排列,繁简疏密布局得当、转折变化错落有致,字字婉转灵动、隽秀工整。在大部分方块形篆体字中,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椭圆形的字体,使砚面更显古朴卓雅。这108个篆体寿字,刀法刚健有力,线条凝重厚润,字字完整,无一笔破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石刻技艺和一丝不苟、稳定静穆的从艺心境。

  《海天浴日百寿砚》,将中国传统的金石篆刻、石雕技艺融于一体,造型古朴大气、雕刻细腻典雅。纵观整个砚台,正面海天浴日,背面百余个篆体寿字,意蕴福如东海、寿延百年。砚背四周的阴刻迴形纹,暗合砚台的主题,象征福寿连绵不绝。刘恩同说:老坑歙砚石坚硬又脆,刻砚背的篆体最耗时耗力,用力过小达不到设计效果,用力过大石料易碎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要做到这百余篆体字无一笔破损,我是全神贯注、小心翼翼,耗尽了心力,足足用了4个月时间方大功告成。王立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明·仇英《仙山楼阁图》
朴老翰墨有慈心
“海天浴日”百寿砚
青花釉里红 素雅且艳丽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海天浴日”百寿砚 2014-11-15 2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