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护车”也有假
杨克昌
  杨克昌

  家电坏了,找来了黑修理工,号称收费两百元足矣,最后结账开价竟是一千○三十元;要搬家,从小广告里找来了黑搬场公司,明码标价五百元,东加西加要价五千元……最最让人惊讶的是:“救护车”也有了假。有报道说,有些标榜“一二○”的“救护车”是“黑救命车”,它们蹲守在一些大医院门口拉客,进行非法经营,由于利欲熏心,给病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救死扶伤,家里有重危病人或病人转院,叫辆救护车,这是最让人放心的事。可如今,“救护车”也有假冒的了。那些黑心肠的人,连重症病人也不放过,挖空心思赚黑心钱,真是丧尽天良。这说明当今社会在某些领域严重失控,管理松懈到何等程度,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要认清“黑救护车”,不受骗,首先得认清救护车的车标。车上标有“急救中心”和“救护车”,车顶有警示灯;其次得辨认车上医疗设施是否完好。“救护车”车上配有专业医护人员,有胸牌,车上装备有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话,急救箱等数十种完备的医疗急救设备。第三,正规“救护车”均有相关部门核准的医疗收费标准和正式发票。可“黑救护车”则面目全非,车况破旧,擅自加装氧气瓶、呼吸器,车上没有专职医护人员,在没有运营资质的情况下,接送危重病人,而且,它们半路狂加价,有的病人上了车,受了惊吓,病情加重,险情顿生。

  为了杜绝“黑救护车”,有关部门要加强严查力度,有一辆查办一辆,处以没收重罚。病家要善于识别真假“救护车”,切勿掉以轻心,被人欺弄。医院要积极配合,发现有“黑救护车”,要积极举报。同时,媒体也要加强宣传,使“黑救护车”成为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化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专版
万物之灵也有不大灵的辰光
再说“梅兰芳还是伶界大王”!
紫砂壶上的“青铜时代”
“长跑狂人”
“晒”成一种病
今宵灯谜
“救护车”也有假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救护车”也有假 2014-11-17 2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