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展演又来了!我还记得女儿刚上小学,第一次看儿童剧回来乐颠颠的样子:“妈妈,我们今天去看戏了。老师带我们去的。是真人演的哦!”她眉飞色舞地说着。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儿童剧。那一刻,儿童剧在她眼里,就是惊喜。在这些展演的剧中,演员们敬业地扮演着一个个精彩的人物,而孩子们用心体验着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戏剧中学习做人做事。
《老虎断案》,是女儿极喜欢的剧目。那天,她看完表演,回家就兴高采烈地聊开了。“妈妈,你说,老虎会判案吗?”听着她没头脑地问这句话,我一时也不着边际,当下随便答了一句:“怎么可能!”见我那么漫不经心,女儿抓住我,顶真起来。“今天我们看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老虎,可是会断案的!故事里说,虎妈妈难产,医术高明的老爷爷救了它。虎爸爸给了爷爷一把扇子,作为酬劳。没想到,扇子是别人杀人得来的。爷爷拿了扇子,被误认为杀人犯。”一口气说了个梗概,清了清嗓子,她又故弄玄虚:“你猜,后来怎么着?”
我认真倾听着,“是不是老虎帮忙?”顺着她的话问道。
“是啊是啊,老虎居然很有正义感,出来帮助老爷爷辨认出罪犯,让爷爷沉冤得雪。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听着,不禁暗暗赞叹。这老虎断案,不就是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美术片之一吗?片名好像叫《一只鞋》。而且,还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断案的经典小故事啊。当下,在女儿面前,把小时候我看过的美术片剧情,说道了一遍。女儿时不时点头,偶尔补充,相谈甚欢。
“你为什么喜欢儿童剧呢?”我又追问。
“故事很精彩啊,你不知道,这比电影好看多了!那些叔叔阿姨们,在舞台上表演得真好。我们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都看得很认真呢!”女儿滔滔不绝。
是啊,隔着荧幕的距离,怎敌得过面对面的精彩呢?在孩子们忙着上课、做作业的生活中,忽来千树万树梨花,一下照亮暗淡生活。什么是经典?一代又一代,传承而不衰。即使表现方式不同,内容精髓却不变。无论是童话故事,传奇故事,还是现实题材,儿童剧都能活灵活现地演绎,不知不觉地浸染孩子的心灵,将真善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植入。谁说现下只盛行网络文化?当真正美的事物呈现眼前,我想,孩子能比较出高下。
每当上海的儿童剧展演来临,我便又有机会带着自己的学生观看儿童剧。面对青春韶华的中学生,有针砭时弊的《留守儿童》,有励志的《我的麦哲伦海峡》,有充满校园气息的《向前向前》……儿童剧慢慢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一部部的儿童剧中,看到自己流逝的青春时光。而这青春,在女儿的身边,在学生的眼前,以同样的节奏延续着。这是神奇,还是坚持的魅力?如果说,雪落无痕,那我想说,好雪片片,直入心底。心里那个叫作“年少青春”的地方,有没写完的歌,没说完的梦想。那些梦想里,有你,有我,有儿童剧,有我们。
十日谈
蓓蕾之歌
明日请看《为“留守小孩”写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