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为救护车让道”报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下次遇到我一定也会主动让”
曹文清
  本报讯 (记者 曹文清)昨天,本报A10版刊登了《司机纷纷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的报道后,引起极大反响,不少读者和网友或打来电话或发微博表示,“面对生命,一定要让!”昨晚,记者喜获好消息,救护车上的女病人已被及时送进长海医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医生:顺利送医救治及时

  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张医生介绍,这位从金华送来的女病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幸送医及时,经紧急处理后目前病情暂时稳定,正等待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中最凶险的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有些病人赶不到医院就可能猝死。第一时间查清病因至关重要,若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必须立即手术。因此,及时送医非常重要。

  市民:面对生命一定要让

  报道刊出后,本报962555热线接到多位读者来电。读者刘先生说:“现在有很多司机为了快几秒钟而抢道,但在生命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读者季小姐说:“消防车也好,救护车也好,执行任务的特种车都是为了赶去帮人或救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理应支持,下次遇到我一定也会主动让。”

  视频在网上流传开后,也引发了网友的更多热议。网友“千潭一月”说:“这么堵也可以让出一条道,真好。希望病人早日康复。”网友“广济桥散人”则说:“司机们的高素质令人感动。点个赞,学榜样!”

  交警:避让如违法可申辩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对于不避让特种车辆(包括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等)的司机,依法处200元罚款,记3分。据了解,上海此前就曾发生过私家车不为特种车辆让行引发冲突的事件,违法司机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拘留。

  此外,交警部门还明确表示,如果司机因让行特种车辆而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以违法论处。司机可以通过公安热线电话(021-28956789)、公安热线平台进行申辩,警方调查后会视情况取消处罚。

  相关链接

  避让特种车辆的正确方法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所有车辆一般应统一向右侧变道,空出最左侧通道让特种车辆通行。如果遇道路拥堵,社会车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向两边靠,空出当中车道,让特种车辆通行。如现场有执勤民警,所有车辆要服从民警指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家装专版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人物
   第B04版:样本/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览
   第B06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8版:活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1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眼镜有摄像头 笔杆藏显示器
爬楼椅方便老人
上海最严标准治“餐桌污染”
台海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首次发布
“下次遇到我一定也会主动让”
液化气钢瓶爆燃事故今昨两天发生两起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下次遇到我一定也会主动让” 2014-11-29 2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