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碰撞 各取所长
这台演出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为题材,魏海敏将一人分饰王昭君、西施、杨贵妃、貂蝉四个角色。演出中,四大美女将逐一登场,以选自京昆经典或新编剧目的片段演绎各自最具标志性的生命瞬间,如“昭君出塞”“马嵬埋玉”等,京剧梅派经典《西施》唱段也包含其中。但整场演出没有传统京剧乐队的文武场,而是以人声演唱与钢琴、琵琶、古筝相互应和,既是一次戏曲与音乐的跨界碰撞,也将是一部有完整构思的小剧场作品。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部作品,起因是上海的制作人吕俊有意打造一部适合在上交音乐厅演艺厅上演的跨界作品。吕俊表示,在演员人选上,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台湾国光剧团的当家青衣魏海敏,因为魏海敏兼具传统功力和创新意识,担当这一角色正合适。接到邀约后,魏海敏在短短一个星期里就拿出了自己的完整创意,双方一拍即合,由魏海敏担任艺术总监和主演。这部作品的编曲李哲艺是台湾知名音乐人,擅长跨界音乐作品,曾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而葛灏、汤晓风、刘乐都是目前大陆各自领域屈指可数的青年演奏家。吕俊表示,这样一个组合是取两岸之长,在创新跨界方面台湾做得比较早,也比较有经验,但在演奏人才方面则明显大陆更胜一筹。
交流渐增 尚需磨合
这几年,大陆与台湾戏曲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陆的戏曲院团就相继赴台演出,而这些年,台湾戏曲院团也渐渐成为大陆戏曲演出市场的新成员,上海国际艺术节就已连续多年邀请台湾的京剧院团参与。此外,台湾剧团邀请大陆演员加盟的演出日渐增多。比如今年艺术节来沪亮相的台北新剧团的京剧《知己》有江苏的钱振荣及北京的杨燕毅加盟,而台湾当代传奇剧场的摇滚京剧《荡寇志》演员班底中也有不少上戏戏曲学院的师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陆戏曲演员的加盟,弥补了台湾戏曲院团演员缺乏的短处。虽然这些年大陆戏曲界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但相对而言,大陆有大量戏曲院团的存在,人才的储备依然是台湾戏曲院团难以企及的。
另一方面,有更多创新经验的台湾主创团队这几年也开始受到大陆戏曲院团的关注。台湾国光剧团导演李小平这几年就频频受邀到上海执导京、昆等剧,其中包括史依弘、张军版的昆曲《牡丹亭》,上海大剧院版的京剧《金缕曲》以及上海昆剧团根据国光剧作改编的昆剧《烟锁宫楼》等。不过这一方面的合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之前由李小平执导的几部国光剧团的作品在沪上颇得一些业内人士好评,但他与上海戏曲院团的这几次合作却有些“水土不服”。而此次“水袖与琴弦”尝试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合作方式,由上海的制作人,台湾的主创团队、两岸的演员组合而成,希望能够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