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照演出界的国际惯例,盘活周一至周四“空场期”
儿童剧场演成人剧目有苦衷
朱光
  亚洲顶尖专业儿童剧场——儿童艺术剧院连日来上演了一台“禁止16岁以下观众入场”的百老汇音乐剧《Q大道》。为孩子服务的剧场,何以上演适合成人观看的剧目?

  在“百度百科”里,不仅介绍“《Q大道》获得过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编剧和最佳音乐剧词曲三项大奖,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也表明了该剧展示的是:“Q大道一所破旧的公寓里,失业的大学生、大龄剩女、深柜同志、过气童星、整日上网看片的宅男、三流脱口秀演员和他彪悍的日裔未婚妻……围绕着这些人的生活,一个个荒诞的故事得以展开”,并提及了“对敏感话题的犀利讽刺”。而制作方“七幕人生音乐剧”也在网上,用红字标出“注意:该剧内容儿童不宜,禁止16岁以下观众入场观看哦……”至于在“观演提示”里,他们更开宗明义:“请勿携带16岁以下儿童入场,因为他们看完之后,会提出一些不好意思回答的问题。”

  不好意思的,还有业内同行和“误入歧途”的家长。一些在儿童剧领域工作的同仁,听闻儿童艺术剧院上演“儿童不宜”的剧目,通常滋生出两种情绪,第一种是“羞愧”,第二种是“哀叹”。羞愧的是,当朋友前来好奇打听“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哀叹的是,在明知儿童剧场肩负着社会责任与使命感的同时,“让这种事发生估计也是情非得已啊!”

  手持赠票,带着孩子来到儿艺剧场的家长,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是父母进去看戏,把孩子托付给剧场附属的托管中心呢,还是干脆举家返回呢?据说,演出近一个月来,也有那么三四个孩子被托管。

  面对演出市场,体量最大、机关重重,整体硬件设施可谓一流的儿艺剧场,其实身处“怪圈”——亚洲一流的硬件设施,对于市面上大部分儿童剧而言“太超前”“太宏大”了,以至于每一台戏入场都要耗费巨资改舞美,而儿童剧通常都不是高成本制作。其次,这座剧院身处世博园浦西园区,被剧场界戏称为“练习开车可以去那里!”加之,专为儿童服务的属性,注定其工作日夜晚的空置率远高于其他剧场——那么,亚洲最大儿童剧场的日常运营该如何支撑?

  因此,在政策方面,儿艺剧场被允许可以在每年剧目总数的20%里,上演受众为成年人的剧目。这一点参照了演出界的国际惯例。

  那么,儿童剧制作方是否也能提升制作水准,推出样式更为丰富,能与“亚洲一流”匹配的剧目、节目?教育系统是否能做到真正给孩子减负,让他们也能在周一至周四的晚上,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剧场体验打开感官的美好艺术?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6版:慢病/新民健康
“标本: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公共艺术展朱家角迎客
儿童剧场演成人剧目有苦衷
微剧场:妈妈的爱
《团圆饭》与日剧《同一屋檐下》雷同?
余秋雨出版 长篇小说“处女作”
上海本土新锐乐团今结束高校巡演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5儿童剧场演成人剧目有苦衷 2014-12-09 2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