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推亲子想象新空间——
微剧场:妈妈的爱
朱光
  仅容40个至100个大人小孩的“微剧场”,正在沪上悄然出现——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均价150元至200元的票价,场场都被秒杀。“微剧场”的发起人,和秒杀票子的,都是妈妈们——“为了让孩子看点好的”想法,使得“微剧场”开始蓬勃兴盛。

  小而美的儿童剧

  “微剧场”系列有三出剧目,分别是英国的《小小云先生》、丹麦的星光帐篷故事会《天空之歌》以及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合作的多媒体剧《魔毯》。这三部戏分别来自世界三大少儿戏剧节——英国想象儿童艺术节、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和澳大利亚青少年戏剧节。与国内的大部分儿童剧的思路不同,首先这三部戏都是为11岁以下儿童及其父母制作,其中《天空之歌》更是明确专为2至6岁的孩子定制。因此,它们都没有完整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成语类故事,也并非来自于任何童话名著,而是艺术家完全围绕低龄儿童应该打开感官的教育理论,把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人生旅程概念,充满想象力地融于各类机巧的剧场机关里,让孩子看到、摸到、感受到。例如,《魔毯》里邀请孩子们“钻进来”来“摸星空”、“睡在太空里”,就惹得数十个孩子兴奋不已。

  妈妈们是源动力

  微剧场是几个妈妈发起的,因为她们不满足于国内的儿童剧演出,“觉得有些儿童剧编剧导演应该没当过妈妈,电闪雷鸣、妖魔鬼怪一出来,孩子就吓跑了,根本不愿意留在剧场里。”这三部微剧场戏剧确实从未有暗场和恶魔的出现,都是温馨、亮丽的场景。所以,她们带着孩子走访了国际多个儿童戏剧节,选出了这三个“妈妈看了感动,孩子看了喜欢”的剧目来到上海。

  只是在微信、微博和网络上传播,这三台戏的票子就被秒杀,后来还加场——每加一场《天空之歌》还要支付15000元的演出费。而这一场的票房总收入也不过8000元。愿意做“亏本生意”的还是因为妈妈有对孩子的爱。

  在现场,观剧秩序也特别好。当怀二胎的妈妈带着娃来看戏时,会有其他妈妈主动让位给怀孕的妈妈,免于其坐地板不利于行。有些4岁左右的孩子看得哈哈大笑,也不会遭到其他母子的质疑。所以,虽然亏了本,但是“微剧场”还将于明年继续在上海推出8台新剧目。虽说本土化会降低成本,但是“微剧场”的观念、技巧和奥妙,还真不是一两天就学得会。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6版:慢病/新民健康
“标本: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公共艺术展朱家角迎客
儿童剧场演成人剧目有苦衷
微剧场:妈妈的爱
《团圆饭》与日剧《同一屋檐下》雷同?
余秋雨出版 长篇小说“处女作”
上海本土新锐乐团今结束高校巡演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5微剧场:妈妈的爱 2014-12-09 2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