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南京采访了多名大屠杀的亲历者,他们大多年逾八旬,当时的孩子已成耄耋老人,采访中,这些亲历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心声,“要让子子孙孙都牢记大屠杀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向记者透露,目前亲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只有不足200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这些人中,夏淑琴是最知名之一。夏淑琴,1925年5月出生在南京。日军进攻南京前,夏家共有9口人,一家人租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一栋房子里。2个月之后,家里只剩下她和妹妹,现在夏淑琴7位亲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了纪念馆“哭墙”之上。每年清明和12月13日,夏淑琴都会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此处祭奠。
1994年8月,夏淑琴成为战后第一个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2年,夏淑琴以幸存者的身份再赴日本进行证言集会;2006年,夏淑琴则是以被告人的身份赴日应诉,污蔑其为假证人的日本右翼分子缺席并撤诉,夏淑琴当庭反诉,控告对方名誉侵权并最终获得了胜诉。
“大屠杀的事情,我们这代人知道,下一代人都不大记得了,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段历史,现在设立一个公祭日,就能让它一直流传下去。”夏淑琴说。
记者 程绩(本报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