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跑快走或许更佳
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有助于锻炼心肺功能,是最适宜的体育活动之一,足球、篮球等对抗类运动应该适度减少。静安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高舒黎说,对抗类的运动在天气寒冷的状况下,如果准备活动不充足,容易引起关节及各软组织的损伤。
■ 晚上适合室内运动
如今,夜跑流行,但复兴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施娟建议,夜晚选择室内运动或许更为适宜。“而且,太过激烈的运动可能影响睡眠和休息。”对于初高中学生,施娟建议,女生的跳健美操、男生的跳绳等都是适合在室内小空间进行的个人体育项目。对于小学生,高舒黎则建议,踢毽、跳绳这些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既有趣味性,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 家长跟着一起运动
“家长不要成为‘手机一族’,也要动起来,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不妨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技术,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参与体感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健身选择。”
■ 准备活动时间延长
施娟说,由于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锻炼时猛一发力,容易拉伤肌肉、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因此,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而且要比夏季的准备时间更长些。“不仅剧烈的活动前应该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样。”如果在做准备运动时,出现呼吸急促、胸部疼痛等情况,并且有过昏厥经历,应找专家或是专业人士来制定每天身体能够接受的运动量,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
■ 装备得当保持体温
高舒黎说,冬季户外运动,要保持身体的体温,穿着以不会妨碍到行动为准,衣服可以选择较轻软、较薄而且通风良好的,其次,气温偏低时,要对暴露在外的手、鼻子、耳朵等进行保护,可以戴上手套帽子等,当身体暖和后,再脱下手套和帽子继续活动。做完运动更不能一时贪凉,要及时添加外衣。
■ 避免硬路面上运动
冬季锻炼的场地选择也大有讲究,要尽量少在柏油路、石头地等硬路面进行锻炼。在寒冷的情况下,此类地面要比夏天更加坚硬,对脚、腿、骨骼、关节冲击力加大,容易受伤。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