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7: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练摇滚的哥哥改弹琵琶,学钢琴的弟弟敲起了扬琴——
美国兄弟说:中国民乐更具创造性
陆梓华
  日前,由市教委、市文联、杨浦区政府、上海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第十届的“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在杨浦区少年宫举行。上海学生民乐二团用一场“丝弦华韵”专场演出为活动拉开序幕,舞台上一对金发男孩尤为引人关注。

  对中国乐器很迷恋

  他们是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兄弟俩,潘克能(Lachlan)和潘克伦(Colin),这也是民乐团第一次迎来“洋团员”。兄弟俩7年前随父母来到上海,如今在协和国际学校分别读9年级和7年级,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乐团中,哥哥弹琵琶,弟弟敲扬琴,有时还要负责低音锣、吊镲等打击乐乐器。“打击乐要求很高,一点点差错都不能出,否则整个节奏就乱了!”潘克伦说。不过,因为有扎实的钢琴基础,潘克伦对自己很有信心。在民乐二团团长、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点拨下,潘克伦的演奏技法进步很快。

  比起有些羞涩、迷恋古典音乐的弟弟,潘克能更开朗健谈。在中国,学琵琶的以女生居多,因为觉得“琵琶和吉他很像”,这个高高大大的美国男孩一下就迷上了它。师从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汤晓凤四年,潘克能每天都要坚持练琴1个多小时,今年夏天,还在全国“敦煌杯”琵琶大赛中拿了银奖。“民乐团录取要考试的,可不仅仅因为我们俩是老外。”潘克能强调。

  做中西合璧的音乐

  随手拿过琵琶轻拢慢捻,一曲《春江花月夜》古韵悠然。潘克能说,虽然自己是个摇滚音乐迷,但是,相比西方音乐,中国民乐在他听来更具有创造性,“永远不知道下一段旋律会是怎样,有的时候很婉转,然后突然疯狂起来。”《春雨》《彝族舞曲》《天山诗话》等各种风格的乐曲他都喜欢,更对每首乐曲讲述的中国历史感兴趣,尤其是《十面埋伏》所描述的战争场景。扫弦、轮指、摇指……琵琶比吉他更为丰富的指法也令他着迷。“我把电吉他上的装置拆下来,准备自己做一把电琵琶,试试用琵琶弹摇滚会怎样!”潘克能兴奋地告诉记者,最近,他的心愿是在学校组织一个民乐队在新年晚会上演出,更大的梦想则是做出属于自己的中西合璧的音乐。

  据悉,目前全市有近十万名在校学生学习民乐,长期持续开展民乐教育的学校有150余所,拥有各类中小学生民乐团100余个。本市一项调查问卷情况显示,杨浦区、黄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等区,中小学建立民乐团队的比例较高。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生态上海·冬之恋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教育
   第A34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5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A3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A38版:专版
   第A39版:新民俱乐部
   第A40版:演出
   第A41版:新民健康
   第A4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4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4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汽车周刊
   第B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3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3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3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美国兄弟说:中国民乐更具创造性
青少年特色乐队展示 丝弦悠扬奏精彩华章
和谐一家亲 共圆家庭梦
第三届黄浦区青少年科技节举行
追梦
一方抽屉里的乐趣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校园内外A37美国兄弟说:中国民乐更具创造性 2014-12-17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