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岁末,贺岁舞台上再度“天鹅”扎堆。从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来自俄罗斯、古巴等国家的近20场芭蕾舞剧《天鹅湖》将再度飞临沪上“过冬”。《天鹅湖》是世界芭蕾经典,上演经久不衰。可是年年岁岁如此,上海观众对这只“天鹅”有没有审美疲劳呢?
岁末“天鹅”扎堆
上海大剧院的6场《天鹅湖》昨日刚刚全部演完,东方艺术中心和艺海剧院又将再度上演相同剧目:12月28日至12月30日,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将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3场,12月29日至12月30日,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俄罗斯国家明星芭蕾舞剧院,将在艺海剧院带来两场《天鹅湖》。明年1月13日、14日,还是在东方艺术中心,俄罗斯芭蕾舞剧院《天鹅湖》将再演两场;两周后的1月28日,英国皇室冰上芭蕾舞团将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冰上天鹅湖》。直到春节前的明年2月14日至2月15日,英国豪华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才会为这场“天鹅盛会”画上句号。
东方艺术中心负责人顾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年底,东艺已经上演了7、8场《天鹅湖》,加上明年1月份的两场,总数在10场左右。“年年都是这样,你别说,票出得还不错。”顾小姐说。其实久做国内演出市场的人都知道,每年年末扎堆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尽管戏码单一,却无疑是不会亏本的“安全”选择。
过多限制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近年平均每年约有30场左右的芭蕾演出,每年到现场观看芭蕾演出的人数也超过了3万人,而春节档期更是上海最大的演出旺季。
一位资深演出策划人告诉记者,有求才有供。“长期以来,国内观众对芭蕾的认识比较浅,只认这一部剧,如果演出其他芭蕾舞剧,相对而言市场压力会格外大。对于我们演出商来说,在商言商,卖不掉票的演出肯定是不会去冒险的。”
上海大剧院的宣传人士武先生认为,商业上的保守,其实会反过来进一步限制观众的视野,这对芭蕾艺术在国内的健康发展肯定是不利的。“《天鹅湖》确实是芭蕾舞剧中的经典剧目,中国观众爱看《天鹅湖》也是市场现实。但除了《天鹅湖》之外,世界芭蕾中仍有许多其它的精彩之作,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历次来上海大剧院演出也并不是《天鹅湖》专美,从《吉赛尔》《曼侬》到《堂吉诃德》,不照样好评如潮?所以我觉得,观众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更多的剧目。”
扩大观众艺术视野
一位演出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12月中下旬是国外圣诞节假期,大部分芭蕾名团都会到明年1、2月份才开工,所以,这个时候来演《天鹅湖》的舞团基本都是长期在国内巡演的团体。不过,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岁末看《天鹅湖》无非是想娱乐一下,享受演出的氛围,或者带孩子来接受芭蕾启蒙,“只要不是过分追求完美技巧,这些舞团的演出还是可以看看的。”
至于《天鹅湖》扎堆的现象,短时期内或许无法改变。武先生指出,这依赖于观众普遍艺术涵养的提高,以及剧场和演出商自身的责任感。“要观众对芭蕾这样的高雅艺术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应当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这需要慢慢培养,短时间内是急不来的。另外,作为剧场和演出商来说,也不能一味迎合观众需求,而是有义务引进更多的优秀剧目,以此扩大观众艺术视野。”毕竟,接受了《天鹅湖》启蒙的孩子们,如果真的喜欢上芭蕾,十几年如一日的“天鹅群”怎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