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一个早上,记者在慈善超市内见到了正在忙着整理物品的沈喆。说起这个瘦瘦小小、外表腼腆的小姑娘,超市经理曾璐琦赞赏有加,“你别看她年纪轻,又是小姑娘,力气可大着呢!搬东西、理东西时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做起事情来也一点也不含糊。”听到这些,沈喆又腼腆地笑了。
沈喆出生于1992年,早在2008年,在父母的建议下,16岁还在读高中的她就主动来到长寿慈善超市,开始了她长达6年的志愿服务之路。无论是在她的高中学习阶段,还是现在的大学,每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她总会来慈善超市报到,无论严寒酷暑,哪怕是高考复习迎考时也是如此。
早上8时许,沈喆早早来到慈善超市。每天要搬运十余箱的货品,整理六七个货架;每逢周末,她总是忙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有时,超市有些电脑方面的问题“搞不定”打电话给她,不管是否当天当值,她总是一口答应,自行车一蹬就赶来解决。如今,上了大学的沈喆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而一方面从学校到慈善超市,路程却变远了。她就尽量挤出时间,继续自己心中的“义工事业”,风雨无阻。
刚开始做志愿者时,沈喆好几次被装捐赠品箱子的包装绳划破了手。第一次是偷偷地哭,第二次第三次就忍住了。而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她的信念,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人生第一份“事业”。
几年来,沈喆嘴里从来没有过抱怨,更没有过退缩。当问起为何小小年纪就做义工时,沈喆的回答是:感恩社区。“最初是想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间久了,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服务他人、奉献爱心的同时,我也丰富了阅历,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境界。”
沈喆说,“义工是爱的群体”,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发动身边人一起加入到做好事做善事的队伍中来。
“无论我将来去哪里、从事何种工作,只要在上海,只要有时间,我一定还会继续志愿服务下去!”沈喆坚定地说。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就是这样一种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的服务精神。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她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凝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汇聚在了长寿慈善超市里。任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