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黄浦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让海归创业者俞昌自信满满——~~~
黄浦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让海归创业者俞昌自信满满——~~~
黄浦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让海归创业者俞昌自信满满——~~~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浦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让海归创业者俞昌自信满满——
我的专利真能孵出“金蛋”来
姚丽萍
  1981年出国,2002年回国,创业12年,全球申请注册专利超过100个,肿瘤早期检测技术进入国家863项目——这是 “安派科生物医学科技”掌门人俞昌33年的人生轨迹。

  上周五,黄浦区出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落户于此创业的俞昌看到了利好,小企业将因此迸发“大能量”。

  世界领先的技术

  思南路105号,安派科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俞昌把创业基地选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1977年高考,因为母亲是医生,外科医生曾是俞昌的职业梦想,遗憾的是体检发现他色弱不合要求。于是他转攻物理,1981年出国后拿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

  2002年,俞昌和妻子女儿举家回国,开始创业,方向是生物医学科技。

  2009年,俞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两年后创业基地搬迁到思南路105号,毗邻当年失之交臂的“二医大”。“没能成为外科医生,能在这里研发世界领先的早期肿瘤检测技术,也是圆梦。”俞昌笑道。

  相对完善的服务

  “说实话,当初区科委给的资金扶持要少于其他区,但我选择这里,是因为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和专业态度。”俞昌说。

  创业之初,需要跟不少职能部门打交道,跑一个部门填几份表格,再跑一个部门再填写几份表格,折腾起来实在麻烦。幸运的是,俞昌不必如此。相对完善的服务,让他少走了许多冤枉路。而最新出台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细则”,明确行政服务必须“去碎片化”,由区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全区自主创新日常管理,为企业提供“一口式”服务,最大限度提升服务效率。

  信用贷款的甜头

  信用,也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可以,安派科做到了。那么,专利技术是否也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未来一定能做到,只是时间问题。”俞昌有自信。

  今天,黄浦区鼓励自主创业,经过评估的科技企业融资,政府可参与担保。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创造推广品牌产品和首台产品,强调对本区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认定的首台产品,在同等条件下,区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对其他购买用户给予一定补贴。

  “有朝一日,在沪上各大医院,早期肿瘤检测用上我们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俞昌说,其实合作已然开始,那个入选“863”的项目,就是“安派科”和国内三家医院的合作成果,而更好的创业环境,将带来更多利好和进步。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申城社区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朝着全面深改总目标奋力迈进
好记者讲好故事
我的专利真能孵出“金蛋”来
新民晚报要闻A03我的专利真能孵出“金蛋”来 2014-12-22 2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