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衡山复兴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天平街道,汇聚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大量的海派特色建筑,云集了众多艺术名家,人文氛围浓郁,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既传承传统文化又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文化创意高地?
创意设计活动全民总动员
天平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孔缨介绍,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天平街道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创意设计类活动,并与创意产业园区联动,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
依托天平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天平社区创新屋里经常组织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创新类活动,吸引了一批批爱动手、又爱动脑的小伙伴。在一年一度的科普活动周里,20余名来自向阳小学的社区学生,在专业科普老师的指导下或是制作“方程式赛车”、或是搭建“摩天轮”,或是在镜头前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玩得不亦乐乎。天平街道社会发展科副科长龚政说,社区创新屋正在进行关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活动吸引力和参与率的专项调查。接下来首先将设计推出更多旨在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和能力、并且能对上孩子及家长“胃口”的课程或活动;之后还将根据实际需求针对老人、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推广,真正达到面向全社区、全社会的目标。
在尚街LOFT屋顶种种小青菜,在图书角翻阅设计类书籍,在创意园区的户外电子屏随时浏览社区媒体……这些都是天平街道为白领们配送的“创意文化餐点”。街道不仅为白领们开辟了菜园和书屋,今年还与尚街LOFT合作举办了“天平·人文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等活动,让参与者们途径上海图书馆、爱庐、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石库门家庭博物馆、尚街LOFT、天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六个具有上海历史韵味的参赛点,感受上海的历史文脉。
天平街道的老人们,平时不仅可以在社区体验国学文化、钢琴、编制等传统课程,还能接触制作圣诞树、创意盆栽、插花、茶艺、香道、智能交流、西点烹饪、名家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创意类实用课程。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健慈介绍,为推进“社区老年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天平社区(老年)学校今年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功能教室,包括市民录播室、国学堂、园艺教室、烹饪教室、云教室(信息化教室)和科普教室等。
社区涌现多家创意设计创业企业
不知是天平社区的独特地理位置,还是具备天生的创意型社区特点,天平社区涌现了一批借助创意设计而创业的人群,为了更好帮助这些文化创意企业创业,天平社区2012年成立“创业沙龙”到《天平街道创业扶持实施办法》发布,从租房子、拿摊位到协调邻里关系,从创业指导、开业补助、税收优惠、招工奖励等,这些企业都可以在街道那里得到帮助。
永康路184号的中西古董家居店“明古轩”,创业者于英廉也深刻感受到天平社区地域文化特色对她创业的影响和帮助。该店前身是其父母在“非正规就业”情况下开办的旧家具回收与修复店,在天平街道的帮助下,于英廉不仅将该店转制为自主市场经营,而且还有意用创意设计再现上海老家具的传统文化魅力,让曾经“单件”的老家具“套件化”,让它们重焕光彩。张琰介绍,天平街道前期非正规就业组织让失业者在税收、社保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而实现重新就业,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创业者在经营初期打下基础、做好积淀。在天平社区,非正规就业成功转制为个体经营或小企业创业的也不少,在市、区、街道的扶持指导下,如今都“成长壮大”了。
在东平路的“钲艺廊”这个充满艺术气息和老上海情调的街区,天平创业者王璐打造了一个为人们体验设计生活的温馨客厅,在充满书香和咖啡香的砖木结构的老洋房里,优雅地展示及售卖由自己工坊设计生产的家居商品:精致手绘瓷器、创意灯饰、手工艺术瓷品以及新中式古典家居。王璐在创业初期,社区指导她注册公司、招聘员工和会计培训,并为她先后2次办理了小额创业贴息贷款担保,她的小企业也录用了社区推荐的10多名失业人员上岗就业。如今“钲艺廊”已成为上海知名的创意设计店。
除此之外,社区居民陆吉因为酷爱变形金刚,在社区的助力下成功在徐汇区飞州国际商场内开了自己的模型店,并从销售成品模型转变为销售自己设计的模型,如今平均月销售额在5万以上。
精致手绘艺术瓷器、花艺课堂、海派家居创意再现、英式下午茶沙龙……这些项目“创业链”上下游都在社区,依托社区才有“业”可创。天平社区社区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海归群体。“创业”两个字在天平不仅仅是“创事业”,更是文化、创意、设计、创新的综合体,承载着天平社区青年的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