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项目,总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47万平方米,可提供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今年试运营期间,使用北片展馆(室内面积15万平方米,室外面积10万平方米),在10月19日至21日期间举办了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11月12日至16日举办了上海时尚生活消费展览会。2015年3月11日起,将使用全部展馆分别举办广印展、中国纺织系列展、上海汽车展、中国医药系列展等一系列展会。
保安全用上微信群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二标段主要包括C1双层展厅、C0办公楼、D0酒店等8个单体及相关配套设施。
据二标段总承包单位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期管理方面,项目部倒排计划,细化节点目标,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项目管理推进会,每两周一次的业主协调会,每周一、三、五的总包协调会,每晚区域协调会,使阻碍现场施工生产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技术攻关,比如主入口钢结构网架10000余平方米,自重近千吨,施工难度极大,项目部运用自主研发的“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技术”,实现快速就位,仅此一项,就节省主入口工期近两个月。
针对展厅主体结构具有超高、超重、大跨度、超大面积、结构受力复杂等特点,项目部将现场划分为3个片区16个网格,建立微信群,将现场安全隐患部位、整改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内容第一时间公布,强化落实,做到了安全无事故。
防火患首用新工艺
其实,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二标段的机电安装工程昨天已经圆满完工,比合同要求的竣工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据悉,作为施工方的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项目中使用多种施工工艺,创下了数个国内首次。
据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芮立平介绍,二标段总工期为610天,机电主体施工180天,工期紧,任务重。为此,项目部全面调配和整合全公司施工资源,使项目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此外,项目部强化重点区域深化设计工作,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指导,实行工厂化预制、现场组装方式,加快现场施工进度。而且,大量新技术也应用在安装过程中:
■ “飞船” 展厅空间高大,机电的安装改变了传统的满堂脚手架施工方式,创新性地采用了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技术,大大节省了项目技术措施费及施工工期。
■ 送风 按照物理学原理,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往上升。夏季送冷风容易,冬季送热风就没那么容易了。现有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主要针对夏季,对冬季送风研究较少。C1展厅层高约27米,难度就更大了。此次通过使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冬季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项目球形喷口、人员活动区域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并对气流组织进行评估,最终采用分段分层空调系统。
■ 脉冲风机 C1展厅面积为28800平方米,火灾时要阻挡烟气,由于地方太开阔,常规采用的挡烟垂臂“武功”会受影响,所以选择了来自德国的新型挡烟风机——脉冲风机,这在我国还是首次使用。展厅被划分三个分区,当一个分区发生火灾时,热的烟气往上走,由脉冲风机进行“拦截”,阻隔在该分区内,并由这一区域的排烟系统排出,而展厅内的人还能朝其他分区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