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务犯罪状况表明,在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比较集中的领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 今年1-10月,本市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318件397人,立案数同比上升13.4%,其中,查处行业系统的窝案串案110件151人,占立案人数的38%,同比上升6.8%。预防职务犯罪风险如何强化监管?形成长效机制?9个领域的“重点预防”被列入草案——
● 公共资金管理领域
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会公共资金实行严格监督,保障安全有效运行,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开,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监督。
● 财政优惠领域
要求完善财政优惠政策的申请、审核、支付、使用、监管及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和绩效评估。
● 收费和罚没管理领域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不得以任何方式下达收费指标或罚没指标,不得将收费和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变相挂钩。
● 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领域
要求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实现采购和购买服务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
●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领域
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运作的民主决策制度,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待遇、职务消费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的投资或经营行为。
● 规划和土地管理领域
完善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监管体系,防范违法审批、违法干预土地交易等职务犯罪风险。
● 工程建设领域的预防
抓住招投标和工程投资等重点环节,健全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国有投资建设项目,要建立最高投标限价、中标价、竣工结算价公开制度,严查应招标而未招标、虚假招标、围标窜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 金融领域
既要促进金融创新,也要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贷款、授信、投资等科学决策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各项金融业务的内部监督。
●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预防
针对医疗卫生、教育、科研领域的设备采购,工程基建、经费使用等环节易发生职务犯罪风险的特点,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