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再行
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
首例手术在中山医院成功完成
施捷
  本报讯 (记者 施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再获突破,近日成功完成我国首例“冠脉搭桥术后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71岁的蒋老伯在接受正中开胸冠脉搭桥手术两年后,手术医生通过向左侧胸壁一个“小口”伸入一根细长导管来“释放”瓣膜的方法,顺利实现了对病变主动脉瓣的置换。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第四天即自己步行出院。

  此次蒋老伯是因为又出现胸闷心慌气急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的。检查显示,其当年心梗后开胸所搭的“桥”血管通畅,但却发生了“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积极治疗将发展为心衰,唯有再次开胸手术置换人工瓣膜方能治愈。然而,由于再度开胸行心脏手术,风险要比初次手术高出好几倍,更何况冠脉搭桥术后,多根桥血管被包裹在胸骨后方的粘连组织中,位置变异极大,难以准确判定,再次开胸时若有细小损伤,都可能导致急性心梗。更让医生头痛的是,蒋老伯由于肾血管病变,左侧肾脏已完全失去功能,传统换瓣手术必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势必损害唯一的右肾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四处求医未果的蒋老伯最后慕名找到了国内著名微创瓣膜手术专家——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王教授慎重研究了蒋老伯的病情,向他推荐了“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I)”。这种手术无需正中开胸、无需体外循环,只需在左侧胸壁开一个小口,将一根细长的导管经心尖穿刺送入心腔,在心脏跳动下透视定位释放瓣膜即可完成主动脉瓣置换。对蒋老伯来说,既降低了正中开胸损伤桥血管的概率,又避免了体外循环破坏肾功能的风险,可以说是目前最微创的瓣膜置换术。

  自去年5月份以来,由心外科王春生主任和魏来副主任医师领衔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高龄高危患者TA-TAVI手术,已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影响和充分肯定,但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再次TA-TAVI手术,在国内尚无先例。魏来仔细查阅文献后确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2014年12月18日,在麻醉科保驾下,“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顺利推进。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1个半小时,几乎没有出血,新瓣膜定位准确、工作正常,没有干扰心内任何正常结构。术后复查显示,没有瓣周漏、没有栓塞、没有肾功能损害,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目前随访已逾半个月,患者感觉良好,几乎没有伤口疼痛。

  中山医院是目前国内开展TA-TAVI手术患者年龄最大、病情最重的医院,患者平均年龄80岁,其中最高龄87岁,最低体重38公斤,最差肺功能者两肺弥漫性肺大泡、术前需要呼吸机支持。在治疗团队的合作与努力下,迄今为止的手术成功率为10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阳光天地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一版要闻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本市用户超45万客服网点达41个
擦亮城市名片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再行 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
申城人均绿地13平方米
“马槽阿婆”伴书长眠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再行
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
2015-01-06 2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