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作协吸收
首位聋人作家
夏琦
  本报讯 (记者 夏琦)昨天,上海作协迎来了新一批的会员。新会员座谈会的自我介绍环节,52岁的谢忠民获得了最热烈的欢迎掌声——他是上海作协吸收的第一位聋人作家(见上图)。

  “我只是想试试看,没想到作协真的吸收了我。”谢忠民用手语表达着自己的兴奋,“在我的世界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激动的事情了。”谢忠民的专业是美术设计,曾在邮政局工作,读书写作是他从小的爱好,2004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共计25万字,笔名谢忠明。身处无声世界,写作并不容易,谢忠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创作,“苦闷”这个词出现了多次,但他依旧坚持。他发表过很多作品,但写作几乎带不来任何名利,“写作赚不到钱,我不为这个写作,写作就像是一种解放,我感到原本在我身上的束缚打开了。”退休后的谢忠民在写作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的全部时间都是在不停地写。”

  上海作协创联室主任、作家薛舒是谢忠民的入会推荐人。去年夏天收到谢忠民的入会申请后,她发现表格不完整,于是打电话提醒他补充,但接电话的是谢忠民的父亲,他告诉薛舒,谢忠民是聋人,要用电子邮件联系。通过电子邮件交流时,薛舒发现谢忠民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如诗一般跳跃。为了解情况,薛舒去谢忠民家中拜访,两人用笔谈的方式交流,薛舒也读了更多他的作品,“他的创作量很大,也很努力,我不能说他写得是最好的,但他的文字是非常敏感而真诚的。”

  在作协会员审核时,谢忠民的申请被一致通过了,“文学,就是让我们卑微的灵魂得到尊重,获得光明,对谢忠民来说,文学的意义可能更重大。”薛舒说。

  上海作协今年新发展会员56人,其中年龄最大的生于1936年,最小的生于1994年。迄今,上海作协已有1554名会员。作协党组书记汪澜表示,她被在场的每一位新会员感动,因为他们视文学为一生的快乐;同时新会员的加入让她看到了新的气象。她尤其感到高兴的是作协第一次吸收了一位聋人作家,聋人作家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创作,让人钦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专版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4版:广告
网络诽谤需承担法律责任
《周信芳全集》首发
上海作协吸收 首位聋人作家
《城里来了一条龙》来了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21上海作协吸收
首位聋人作家
2015-01-15 2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