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可能都是真的
郁晶陶
  郁晶陶

  90后大学毕业生到底是“不买房一代”还是“买不起房一代”,又引来一番讨论。

  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调查得出结论,90后毕业生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媒体对此有着不同解读,连国外媒体也要来掺一脚凑热闹,网友则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选边站”。显然,大多数人对高房价不会有好感,所以,认为90后毕业生不做房奴是因为“囊中羞涩”而非“观念进步”,成为压倒性的观点。

  说不做房奴是“观念进步”,带有太多价值判断的色彩,但90后毕业生在观念上与前辈有所不同,确实是这项调查清晰呈现的趋势:超55%的90后毕业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如果给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的钱,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观念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可能是因为“囊中羞涩”,可能是因为父母已购置房产,可能是因为房产不再是可以短期获利的投资选择,也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天生不愿受拘束的秉性……“囊中羞涩”可能是客观现实,“观念进步”或者说“观念不同”则是主观意愿。这两者可能都是真的,并同时作用于最终的选择。既不必把90后毕业生呈现在悲情化的表述之中,否认他们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也不必把他们放置于理想化的想象之中,以为他们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任性”生活。

  我倒觉得,仅凭一项调查,就说90后毕业生将是“不买房一代”,有点武断,他们顶多是“暂不买房一代”。毕竟,谁都只能为当下的自己做出选择,无法预估漫长人生的所有可能性。等收入提高、经济宽裕,又有了结婚成家、养育子女等现实需要,他们还能坚定地“不买房”吗?或许,那时国内经济状况又有所不同,他们的选择会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这样想来,不如过个10年,再来对这项调查中的年轻人进行访问,看看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否符合当初的设想,看看房子,是否还是他们人生重要的注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俱乐部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二政府”模式是改革“路障”
倒牛奶正常吗?
可能都是真的
仅凭“读经”哪能建构现代精神家园
车补玩花招
庞麦朗的生产逻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可能都是真的 2015-01-19 2 2015年01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