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王国的“美丽墓葬”
王安诺
  文/王安诺

  这次去西班牙,行囊中带着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是专奔世界文化遗产阿尔汗布拉宫而去的。阿尔汗布拉宫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格拉纳达,阿拉伯人在伊比里亚半岛最后一个王国——摩尔王国,在此与西班牙人对峙了200年,最终失守而灭亡。它是一个王国的王宫,也是这个王国的墓葬。余秋雨先生《死前细妆》写得精彩,他用“绝望中的平静”刻画这座建筑的建造者200年来的文化心理走向。

  从里斯本进入西班牙,第一站是西南部的塞维里亚,导游提示,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盘踞伊比里亚半岛达700年,南方是最后被西班牙人收复的,因此,由南向北沿路建筑风格渐渐从阿拉伯向欧式转变,人的面相,也是南面的深眉凹眼居多。在塞维里亚看佛莱明戈歌舞,漫步龙达悬崖断壁上的村庄,坐在阿拉伯小城米哈斯的“地中海阳台”上喝咖啡……一路向北,如文章层层铺垫,酝酿高潮,抵格拉纳达已近晚,导游再三关照,明早准时起床,阿宫门票每天只售6000张,团体提前预约,过时不候。

  阿宫在一个山凹里,最初是军事要塞,西班牙人包围格拉纳达后,国王被逼退进要塞内,逐渐延绵扩建至现在规模。王宫就是防御堡垒,防御堡垒就是王宫。美酒笙歌,远处则鼓角相闻。 

  尽管多次神游,真到面前,其恢弘华丽仍令人惊诧。走在宫苑里,有一种茫然和迷失感,不仅路径迷失,一进进院落,一个个花园,一个个厅堂,宏大曲折如迷宫,更是目光迷失,王宫每一处,所有的墙,门,窗,天花板,柱,廊檐,都布满精雕细刻、精美繁复又凹凸立体到极致的花纹,以白色为主,夹杂五彩。目光无处聚焦,绚烂锦绣铺天盖地迎面扑来,令人目眩神迷;仰头看,硕大的屋顶如凹凸着无数大大小小蜂窝的大蜂巢,高贵华丽。近看,那墙上花卉、叶、果、云状的雕刻花纹,如火柴棍,如针尖般精致细密。奇怪,怎么还夹杂着阿拉伯文字?导游说,那是国王制订的法典,被刻在墙上以示永恒。

  慢慢流连在精美绝伦的宫苑里,越来越切近地体会到什么是“绝望中的平静”,当年孤绝中的摩尔人困于阿宫几百年,终于,兵临城下,四面楚歌,突围已无可能,死期就在眼前,麻木中,惟有极尽能事地精雕细刻眼前这座宫苑——自己未来的墓葬,不求功利,不为炫耀,一切只给自己看,如必死的人离开世界前一遍遍化妆打扮镜中的自己。

  宫中还有部分建筑是1492年西班牙人赶走摩尔人后造的,比如西班牙国王为办婚礼而建造的一处圆形广场,周围环以檐廊,立柱……这些建筑一看便知不是出自摩尔人之手,散发着胜利者的豪迈之气,却要粗陋浮躁得多。

  登上楼顶,看出最初要塞的布局,与刚才豪华精致的宫廷不同,城楼上布满一个个兵营,为使参观者看得清楚,展示的是兵营的横切面,将兵营上半部分像揭盖子一般截去,露出内部结构,有卧室,卫生间,厅等,可以感受到几百年前士兵日夜驻扎城楼,枕戈待旦,整座城池壁垒森严的紧张气氛。

  从余秋雨先生文中知道,1492年,摩尔王国最后一个国王阿卜迪拉是弃城投降的,因为知道失败无可避免。我于是生出不太高尚的想法,这位国王还是明智的,如果他选择硬拼,也许阿尔汗布拉宫就毁灭在浴血战火之中,我们后人也就看不到这座美丽宫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自由旅行 玩转红河
一个王国的“美丽墓葬”
南陵丫山去过年
新民晚报新民旅游/出行优荐A27一个王国的“美丽墓葬” 2015-02-03 2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