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死亡 遭咬或被吓
在现场,死亡的3只獐都是公獐,身上还戴着追踪器。一只落在水里,有咬伤的痕迹,另两只都躺在灌木丛中,其中一只脖颈有多处明显咬伤,另一只没有外伤。
据出血痕迹判断,袭击可能发生在一周之内。研究人员说,从死亡獐咬伤痕迹判断,是小型动物所为,而非种群内部打斗。而遭受猛烈追赶或惊吓等,也可能导致獐体内的激素急速上升,导致猝死。
曾经绝迹 8年前引入
獐是上海“土著”,因人为猎杀和城市扩建,上世纪初已在沪绝迹。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完整的生态链,8年前松江区农委、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等从舟山引进17只獐,至今成功繁殖了约150只后代。
由于獐喜爱草地、滩涂等纯野生环境,部分獐被送到森林公园和湿地放养。目前,本市共有包括滨江森林公园、南汇东滩等6个繁育基地。而松江区也对大片绿地进行改造,去年12月底,松江新浜地区的生态片林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10多只獐入住“新家”。
偶遇天敌 进化非坏事
刚在“新家”生活了一个多月,就有3只獐遇难。野生獐项目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珉表示,自然界中犬类一直是獐的天敌。偶遇天敌,对生物链的进化并非坏事。但目前,新浜生态片林的獐正处于引入和繁殖初期,一旦集中死亡,对繁衍会有一定影响。研究人员已多次前往片林,调查野生獐遇难的详细原因。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