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白领”居多
2007年,当时的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推出了京昆FOLLOW ME时尚课堂,目前主要人群是“两白”——即初次接触京昆的“白丁”和“白领”。虽然最初的学员人数仅仅是微不足道的21人,但却在戏曲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开创了业余京剧培训班不靠行政资助、正式收取学费的先例。在此之前,戏曲的业余培训并不少见,但一般都为公益推广性质的,比如上海昆剧团就有一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办的“每周一曲”免费教唱班,一直坚持了20多年。不过“每周一曲”的学员群主要是老年人,虽然也有一些年轻人加入,但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当时媒体还曾就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入教唱班,如何协调这些年轻人与老学员之间的不同需求进行过探讨。
收费京昆FOLLOW ME时尚课堂主要针对年轻人,开办之初并不太被人看好,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就算是送上门去不收费大部分年轻人也没有兴趣来学唱京剧昆曲。据介绍,京昆FOLLOW ME时尚课堂一期14节课,可以让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戏曲“白丁”变成一个能像模像样唱几句的准票友。每一期时尚课堂都会为学员举办结业典礼,优秀的学员有机会粉墨登场秀一把,往往会吸引不少“亲友团”前来助阵。有时候“亲友团”也会被“拖下水”,通过一次观摩从旁观身份变成正式学员。经过数年的运作,时尚课堂的学员构成也的确如他们所愿,以年轻人为主,上京和上昆的统计资料显示,报名者年龄层集中在25岁至35岁,以白领居多。
学员教师投缘
另外一方面,时尚课堂的教师虽然也有一些“名师”,但大都是剧团的青年演员,有些本身还很青涩,但年轻的学员与年轻教师却颇为投缘。老师生日,学员会送上礼物鲜花,老师唱戏,学生会到剧场捧场。事实证明用年轻演员来教年轻学员是一个明智的尝试。学员和老师年龄相近,共同语言也就多一些。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不少时尚课堂的学员最后都成了老师的“粉丝团”、剧团的志愿者,剧团有什么活动,这些学员都会主动上门帮忙,成为剧团一支颇有实力的“外援”。
京昆艺术中心解散后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分别推出了京剧和昆曲的时尚课堂,班越办越多,行当越来越全。昆曲班从最初一个旦角班发展到了小旦、小生、净角、武生等多个行当,还分设了基础班、提高班、精英班,最近一期的学费还从原来的660元涨到了980元,可见颇受欢迎。而京剧班也同样如此,最近一期的学员已达到219人,是第1期的十倍,因为都是小班教学,有时还会出现“客满”状况,有意向的学生只能顺延到下一期再上课。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