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轮“巡视清单”10日刚刚向社会公布完毕,11日,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就召开了,这一天恰逢中国农历小年。动员会后,巡视组即将开展集中培训,抓紧做好准备工作,春节一过就展开巡视。
时不我待之感,不仅体现在本轮巡视工作的启动时间上,也体现在巡视单位的数量上。本轮共巡视26家单位,整整是上一轮的两倍。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每一轮的巡视对象还从未超过15家。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这是对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相关精神的落实。这次全会提出,中央巡视组要增强力量、提高频次、扩大范围,全面开展专项巡视。今年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
目前,中央已对12家中管国企进行了专项巡视,但仍有40多家中管国企没有纳入“全覆盖”范畴,再加上10多家中管国有金融企业,任务将十分繁重。
正因如此,今年中央巡视工作提前启动、频率不减、对象翻番,一个组巡视两家单位,13个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
与以往不同,这一轮中央巡视对象全部为中管国企。专家普遍认为,这体现了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国有企业不能例外”的鲜明态度。
实践证明,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和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和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巡视是一项管用有效的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后,巡视工作重点自然而然指向国企。
“随着中央巡视工作常态化,巡视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巡视目标势必聚焦国企。”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前几轮巡视出的问题许多都涉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与国企负责人之间的权钱交易,如果不彻底清除国企中的腐败土壤,党政机关中的腐败也难以根除。
抓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牛鼻子”,推动国有企业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出台《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强化中央纪委对中管企业纪委的领导和监督……专家普遍认为,从近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举措联系到这一轮巡视的特点,国企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分析指出,新一轮巡视指向国企,着力透过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将推动国企改善经营管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路,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把国企做大做强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