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腐题材上春晚 影视创作当反思
俞亮鑫
  今年春晚最大看点,莫过于同时有三个反腐题材节目登台。据悉,三个作品分别是苗阜、王声的相声《这都不是我的》,周炜、武宾的相声《圈子》和沈腾、马丽的《投其所好》。尤其是《这都不是我的》被外界视为“讽刺尺度之大,涉及题材之敏感,堪称春晚30年来之最。”值得一提的是,纪委领导干部也为春晚相声提供了反腐素材。

  耐人寻味的是,反腐题材的节目上春晚,引发如此众多观众的强烈期待,这足以证明春晚从针砭时弊这一角度来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多远。有人统计,春晚上次出现反腐题材相声,是1988年牛群、李立山表演的《巧立名目》,当年,这相声引起热烈反响,更让“领导冒号”一词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它显示了相声的生命在于幽默与讽刺,也显示了反映现实的文艺作品要想赢得观众必须贴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反腐题材在春晚舞台上销声匿迹了,有些小品讽刺对象只是老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显然有回避现实、回避矛盾之嫌。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歌颂真善美是正能量,针砭假丑恶也是正能量。不惧批评,才能体现今天社会的自信和胸怀,艺术本身的力量才能得以爆发。”针砭时弊、直面现实,本是相声小品的强项,遗憾的是,反腐题材竟久别于春晚舞台那么多年,这不仅大大落后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使相声小品误入了歧途。

  实事求是地说,久别反腐题材的不仅是春晚舞台,不仅是相声艺术,还包括其他艺术样式。就拿电影艺术来说,从一部《生死抉择》之后,影坛也鲜见反腐题材影片。今年初推出的一部反腐电影力作是《黄克功案件》,虽然令人振聋发聩,但这故事毕竟距今已近80年了。拿电视剧来说,当年《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红色康乃馨》等一批反腐力作至今也相隔有10多年,去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展播的是古装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说的更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历史故事,距今足有300多年了。《黄克功案件》《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故事虽然也能给人以教育和警示,但这也足以证明当今现实题材反腐剧的尴尬缺位。

  艺术源于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近年来,“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深合党心民意,因为,从根本上说,腐败既是人民之敌,也是党和政府之敌。但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腐斗争,我们影视却鲜有反映这场轰轰烈烈反腐斗争的精品力作问世,是编剧们对反腐斗争缺乏激情还是缺乏如何表现的胆识?是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还是某些创作禁忌令人不敢涉猎?影视创作包括春晚在内的反腐题材出现了不应有的盲区,这一现象值得反思。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广告
   第B14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
反腐题材上春晚 影视创作当反思
“画”好上海的这幅《清明上河图》
《出彩中国人》昨在沪开录
央视羊年春晚跨平台
“大西洋底来的人”首次来华
世纪出版集团获奖总数全国第一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7反腐题材上春晚 影视创作当反思 2015-02-12 2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