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最后的挽歌为谁吟
王 蔚
去年十月,广东一位“渐冻人”由于病情加重呼吸肌萎缩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家人希望能为她提供安乐死。但医生表示,安乐死在中国尚未得到立法确认,现行的制度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图CFP
  采写过程中,曾获奥斯卡提名奖的影片《长眠地中海》,一直在我脑海中闪回。影片讲述了一位名叫拉蒙·桑佩德罗的西班牙人的真实故事。拉蒙26岁时因跳水意外折断了颈部,导致高位截瘫,虽然神志依然清醒,但生活却无法自理。极度痛苦的拉蒙决定选择死亡。30多年来,他一直努力争取让死亡成为自己的合法权利,最终在朋友的协助下服毒自尽。

  中国何时会让安乐死合法化?坦白地说,直至完成采访,这个问题似乎仍不清晰。原因或许恰如国家卫生部门早就表明的态度——“条件和时机都不成熟”。这里不仅涉及立法,还涉及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充分融洽。比如,由于我国的医保、临终关怀和重症护理机构等还不健全,有些提出安乐死意愿的患者,只是为了不给家人造成过重经济与精神负担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并非完全“自愿”。还比如,中国正在大步走向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老无所养甚至遭受虐待的老人,仍非个别,如果现在就贸然将安乐死合法化,那么,这些无助的老人或许就会更悲惨。

  我以为,安乐死,即便不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撞击“命运”之门般雄壮,也应该如他的第六交响曲充满对“田园”的无限留恋。人生旅程中最后的挽歌,应该是生命的升华,而非满目悲怆。        王 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广告
   第B14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
安乐死,“解禁”之路还有多远
最后的挽歌为谁吟
新民晚报焦点A05最后的挽歌为谁吟 2015-02-12 2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