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案件被发现源于2013年下半年,乌首都基辅的一处ATM机在没有插入银行卡或触碰按钮的情况下时不时自动吐出现金。监控录像显示,ATM机吐钱时,总有人“准时”待在机器前,取走现金。卡巴斯基实验室接到协查请求后深入调查,发现这只是一起“网络盗窃”惊天阴谋的“冰山一角”。
根据报告,这个犯罪团体由来自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的黑客组成,已知最早于2013年年底开始作案,利用一种名为“Carbanak”的病毒入侵约30个国家的超过100家金融企业。黑客首先向银行系统员工发送看上去来自于可信赖渠道的病毒邮件,当后者点击打开后,病毒开始入侵内部系统,让黑客得以进入整个银行网络。
卡巴斯基实验室没有透露100多家受害金融企业的具体名称,只是证实正与当事国执法部门展开调查合作。在其中一起案件中,一家银行被犯罪分子以“AMT机吐钱”方式盗走了730万美元,另一家金融企业因网上交易平台的漏洞而损失1000万美元。“网络盗窃”行为眼下还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