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 今年鞭炮放得少
昨晚9时,家住灵石路737弄的王先生点燃了2888响的鞭炮,放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家是本地人,按照传统家里都要放三次鞭炮,除夕、初五和十五各一次。这两年媒体都在呼吁保护环境,不放吧,缺了点年味,干脆就少放两次。今年我就买了一挂鞭炮,烟花都没有买。”
昨晚11时,记者来到许昌路328弄,小区里偶尔响起稀疏的鞭炮声,市民李先生说,和往年初四夜里密集的鞭炮声相比,今年变“温柔”了,不远处的马路上也只有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李先生告诉记者,街道和居委在春节前夕进行了大量宣传,居民普遍比较遵守,除夕夜放鞭炮的人就寥寥无几,“热闹也只有这一阵子。”
市民董先生今天凌晨0时下班也明显感到城市“安静”了不少。记者观察发现,从昨晚9时至10时为燃放的第一波,动静不算大;昨晚11时至今天凌晨0时15分为第二波,感觉“有点吵”;第三波燃放时间则集中在今天上午5时至7时,但市民普遍反映“尚能接受”。
商家 闷声也能发大财
相比普通市民,开店做生意的商家显然更看重“接财神”,不过像往年那种争放“开门炮”的景象还是少了很多。昨晚,记者在云南路美食街驻足半个多小时,发现燕云楼、小绍兴等著名饭店都在忙着做生意,店家并无燃放爆竹的计划。但在相邻的寿宁路上,许多开设小餐馆的私人老板还是不甘寂寞,纷纷点燃了爆竹,尤其是临近今晨0时左右,隆隆的鞭炮声顿时“一呼百应”,“我们做生意的,就是想讨个吉利,所以还是忍不住放了。”为了防止意外,寿宁路两头停满了警车,多名警察在现场执勤,每当燃放爆竹时,严禁行人靠近。
采访中,一些没有燃放“开门炮”的商家笑称,他们希望“闷声发大财”,虽然不放鞭炮,但会通过其他环保的方式迎接财神,比如在自家店堂里摆上小鱼、元宝等,寓意招财进宝、事事如意。而上南路上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则说,往年他们都不放鞭炮,但是为了求个开门红,会通过打腰鼓、舞龙舞狮的方式,同时给现场的小朋友派发“金币”巧克力,既热闹喜庆,又夺人眼球。
环卫 鞭炮屑比往年少
今天清晨,记者来到定西路延安西路附近,马路两边开满了大大小小的饭店、餐厅,但人行道上仅有零星的鞭炮屑,空气中也几乎闻不到硝烟味。“上海昨天空气污染,我们想那就不放了,也算是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一家潮汕火锅店的老板坦言。
记者又在平凉路、霍山路等路段看到,多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鞭炮屑。一名环卫工人介绍,今天的炮仗垃圾是春节以来最多的,但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由于申城这两天有雨,今晨地面湿漉漉,也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据绿化环卫部门表示,环卫工人清晨5时不到就已上岗工作,保障市民节日出行。
空气 最高仅中度污染
在昨夜今晨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中,申城空气质量虽超标,但比起往年仍有不小进步:最高峰值时也仅为中度污染,且很快降至正常水平。截至今天上午10时,空气质量指数(AQI)为79,为二级良。
专家表示,希望更多市民能自觉加入到少放、不放烟花爆竹的行列中,保障上海的空气质量。
本报记者 左妍 房浩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