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新春民生纪实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抹素银一抹红
陶邢莹
青春飞扬 | 镜头② 青春飞扬:刘冰爱冰,在冰雪世界里挥洒汗水。吴旭东情有独钟,驰骋冰场点燃生活激情。我滑冰,我快乐!冰天雪地里,是不熄的青春悸动。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新民特写

  冰点的温度,沸点的热情。带着心爱的冰刀鞋,30岁的刘冰去溜冰,“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之余,我必须抽时间来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哪天不滑,浑身不舒服。”只见冰场上的刘冰,舒展双臂、舞动身姿,引来初学者侧目,谁曾想,一年前,这个同“溜冰”名字谐音的上海姑娘,滑冰可谓零基础。

  “别说滑冰,就是一提起真冰,我都觉得很遥远。”刘冰回忆道,“飞扬开张之前,我从来没上过真冰,但学滑冰一直是我的梦想。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基础班,从原地踏步开始学起。”刘冰将业余时间都扑在了冰场上,她还花了2000多元自购冰鞋。半年后,她便可以在冰场上自如滑行,而现在,她已能原地转圈。

  在飞扬,滑冰爱好者群体日益增大。刘冰正滑着,她的同事,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跟上了她的步伐。“不惑之年开始学滑冰,并不晚。”36岁的吴旭东说。

  他的思绪回到了20年前,“那时候初中刚毕业,我常去淮海路上的上海冰宫玩。”上海冰宫关门谢客之后,吴旭东再也没有接触过真冰,直到去年,他带着女儿来飞扬体验,“女儿不喜欢,我倒是迷上了。”

  学会了滑冰,还不过瘾,吴旭东瞄上了冰球运动,他甚至花钱请私教。沪上的成年冰球群体,以老外为主,吴旭东的水平并不足以加入他们的队伍。于是,常常是在冰场关门前,他拿出杆子一个人在场上偷偷挥几下,哪怕十分钟也好。

  “听北方同事说,他们小时候上体育课,就在操场上浇几桶水,过一会就可以滑冰了,真是羡慕死我了。滑冰,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时候在公司倒杯茶,刘冰都会不自觉地扶着桌子抬起腿,琢磨动作。而吴旭东则会不自觉地抬起手臂,练挥杆动作,引来同事侧目。

  当身高1.1米的袁炅梵走进飞扬时,立马爱上了这片冰场,哪怕摔跤,也不哭,那时候,他才4岁半。一年多后,袁炅梵已经是飞扬U6冰球队的副队长了,春节前刚从韩国参加完比赛回来,是飞扬的MVP。

  妈妈陈钟说,“当初教练看上他时,我都不知道冰球是什么运动。我只想着,要让孩子从事一项体育运动,培养团队精神、锻炼身体。”陈钟还记得,在学倒滑行时,小袁袁怎么也学不好。“我坚持让他每天比别的孩子花更多时间练习,必须要让他懂得坚持的意义。”

  令陈钟自豪的是,小袁袁从来没有因为摔跤哭鼻子。“虽然他还是爱哭,但只是在比赛后。比如输球,或者球没打进。我鼓励他,冰球讲究的是配合,不一定每场都要进球……”

  春节期间的冰球课,照上不误,陈钟还给他报名了小班,“如果在家里,就只有iPad作伴,而在冰球队,他成长得更快。”

  而6岁的小袁袁,已经有了奥运梦。

  本报记者 陶邢莹

  心愿卡

  吴旭东:我想买一套守门员装备。希望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冰球运动能越来越普及。

  刘冰:希望尽快能在冰上自如地跳跃起来。

  袁炅梵:我想长得更高更壮,像教练一样结实,最好将来再能得个奥运冠军。

  背景

  一年半前,奥运冠军杨扬扎根浦东,由她运营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在三林体育中心正式开张。不少市民带着好奇心前来一试,渐渐爱上了这项在上海并不常见的运动。而随着2015花滑世锦赛即将在上海举办,沪上的冰迷群体日趋庞大。

  进入羊年,“飞扬”在放假三天之后,便正常开门迎客,每天前来滑冰的市民达600人次,热情高涨。

  “飞扬”成立一年半以来,共培养学员700人。“飞扬”不仅提供基础滑行课程,作为社会办训机构,各年龄组的儿童冰球队、速滑队、花滑队正在培育中,越来越多的上海小孩,能像北方孩子那样享受冰上运动的乐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春民生纪实
   第05版:新春民生纪实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广告
   第08版:文化新闻
   第09版:夜光杯
   第10版:夜光杯
   第11版:连载
   第12版:广告
一片冰雪一片情
一抹素银一抹红
广告
新民晚报新春民生纪实05一抹素银一抹红 2015-02-23 2 2015年0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