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路菜摊应优化
周伟民
  周伟民

  春节过了,马路菜摊和城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又故态复萌了。我们小区的后面有一条断头路,是马路菜摊的常驻地。菜摊和城管的拉锯战,由来已久,城管不定期地清理一下,好几天,城管一走,“涛声依旧”!后来,城管也懒得来了。

  此类状况,在上海很多地方并不少见。马路菜摊的问题久治不愈,究竟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马路菜摊久驱不散,是需求使然。一个是菜摊主们的生存需求。不少摊主做了十多年,有的甚至子承父业已做了两代人,他们已融入了上海的市民生活。另一个是市民,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包括大量退休老人。马路菜摊菜价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能满足这些低水平消费人群的日常需求。

  既然有这样两方面的需求,那么就不能“一赶了之”,处理方式应该更人性化、更符合实际一点。

  成本最低的,就是时段管理、集中管理,在居民集中买菜的时段允许设摊,规定时段之后,必须收摊,并将自己摊位处清理干净。这是有成功经验的。我们小区后面一条新建的马路两侧自发形成了一个跳蚤市场,过去城管经常驱赶,但无济于事,后来街道在走马塘河边专门开设了跳蚤市场,规定双休日上午,可以进场设摊,一过正午,全部撤摊,多年来,一直情况良好,甚至成了一道风景线,很多住在外区的市民都会慕名赶来逛逛。这样的经验,上海也不少了,理应在各街道推广。

  另一个成本较高的办法,就是政府出资,完善扩大原有菜场的规模,最主要的是少收甚至不收摊位费,让所有的菜摊都能乐于进场。本来,马路菜摊菜价便宜,就是便宜在这些成本上,屡禁不绝,就是因为摊主顾虑进场成本。既然如此,政府为何不能让利于民呢?

  我相信,思路变了,办法总会有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日本为何难谢罪①
   第A12版:日本为何难谢罪②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资讯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鳃鲈自述
西湖冬景
乌贼与变色纤维
远离城市的鸟儿是幸福的
马路菜摊应优化
今宵灯谜
网名真任性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马路菜摊应优化 2015-03-16 2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