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多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 按照要求及时、规范地做肾脏方面的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肾病。对于有糖尿病肾病家族史、血糖控制不佳、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高血压的患者,定期开展肾脏方面的检查尤为重要。在诸多的肾脏检查中,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就是尿常规,它不仅能反映是否有蛋白尿,还可提供尿中细胞、尿糖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了解糖友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及是否存在非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疾病是非常有用的。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应检查尿常规,若正常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果不正常按照医嘱定期复查。遗憾的是,有些人患有糖尿病多年,却从来没有查过尿常规,直到出现浮肿等症状时才来检查,贻误了最佳诊治时机,是非常可惜的。当然,尿常规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蛋白尿很轻微的患者可能检查不出来,即出现所谓“假阴性”的结果。有一种叫“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可以很好地弥补尿常规的这一局限性,对于检出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非常有帮助,被很多专家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物”。该检查既不贵,也不复杂,还没有任何痛苦,是糖友非常好的选择。当然,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查也很有价值,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选择。
第二,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的良好控制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依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控制到4.4-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不同患者的控制目标不完全一样:年轻、糖尿病病程比较短、低血糖风险比较小、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可以控制得更严格一些;反过来,年长、病程比较长、低血糖风险比较大、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人适度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第三,饮食起居综合管理 血糖不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唯一因素,血压、血脂等也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糖友在关注血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方面。此外,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有糖尿病肾病,即使是早期,也应采取糖尿病肾病饮食。特别强调要控制膳食蛋白,总的原则是“质高量低”。也就是说,进食的蛋白质的量不能多(0.6-0.8克/公斤体重/日),品质要高,即选用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质如奶制品、鸡蛋等。如果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吃蛋类时最好去除蛋黄,以免增加胆固醇的摄入。有不少已有肾损害的糖友还在服用进口的“蛋白粉”,这些“蛋白粉”往往用大豆蛋白加工而成,对有肾损害的糖友恐怕弊大于利。糖尿病肾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这些糖友一定要控制食盐和“隐形盐”的用量,吃东西不能太咸。
苏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